二土
(名数)一、性土,法性之理,非秽非净,非广非狭,犹如虚空,遍满于一切处,如常寂光土是也。
二、相土,或名净土。
或为秽土。
随众生之心行而有种种之差别者。
见宗镜录八十九。
【又】一、净土,为金银琉璃所成种种庄严且无四趣五浊等之杂秽者,如西方之极乐世界是也。
此中有报土化土之二。
报土为佛之果报而自行受用之净土,化土为众生而变化之净土。
极乐净土,或曰报土,或曰化土,诸家各有异论。
二、秽土,为瓦铄土石所成,秽恶充满而有四趣五浊之杂秽者。
如裟婆世界是也。
此二土为相土中之差别见华严疏钞四。
【又】一报土,报身所居之土也。
此中有自受用,他受用之别。
佛自受用身之所居,为自受用报土,对于初地已上菩萨而现之报土,为他受用报土。
如华严经所说之莲华藏世界是也。
二化土,佛之化身住处也。
此中有净秽之别。
如释迦佛之于娑婆世界,示现杂秽之国土,教化凡夫二乘者,是化土之秽土也。
如阿弥陀佛之于懈慢界,观音之于补陀落山,是化土之净土也。
化土者,为佛菩萨度凡夫二乘,而变现化作之国土也。
问娑婆国土为众生实业所生之秽土,何以谓之化土?
答曰:娑婆国土虽为众生之实业所生,而佛示现此土时,以佛之成所作智变现与彼秽土相似之国土而住之。
其众生之所变,与佛之所变相和合而似一国土也。
故由众生言之,则为实业所感之有漏实秽土,而由佛言之,则为由成所作智变化与秽土相似之无漏假秽土。
今从佛而称为化土之秽土也。
净土亦然。
由众生清净之实业所感与佛之成所作智变现而成。
今亦谓佛所变之边为化土之净土也。
见百法问答钞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46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