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记

(名数)无记性之体有二种,一有覆无记,妄惑之体性极为羸劣者,如俱生起之我法二执即第七识是也。

是体性极为羸弱,故曰无记,然为自性妄惑,能隐覆圣道,故名有覆无记。

二无覆无记,如阿赖耶识之自体及内之五根,外之山河草木等是也。

非自性妄惑,而羸弱,非善恶,故曰无覆无记。

见百法问答钞三。

\n\n(名数)体性羸弱,不可记善,不可记恶者,曰无记性。

此无记有二种:一、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故曰有覆,非感苦果之恶性,故曰无记。

又名染无记。

如俱生之我见是也。

二、无覆无记,离惑障之无记法也,又名净无记。

宿世业力如所感之五蕴色心及山河草木等,即一切之果报是也。

见唯识论三,百法问答钞三,七帖见闻三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51243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