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身
(名数)有种种。
【参见: 法身】\n\n(名数)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
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
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
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
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
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
”(如如者平等之义)。
(二)菩萨璎珞经所说。
一果极法身,即法性法身也。
二应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
璎珞经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
其应化法身如影随形,以果身常故应身亦常。
”(三)璎珞经所说。
一自性法身,即前之真身也。
二应化法身,即前之应身也,以应化而名法身者,全揽法身为应化也。
是依理事不二之大乘实相。
璎珞经上曰:“从初地至后一地,有果报神变二种法身:一法性身,二应化法身。
”(四)昙鸾所立。
一法性法身,证得法性理体之佛之真身也,摄于三身中之法身报身中。
二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示现众生化益方便之佛之应化身也。
此二法身即真应之二身,法性生身之二身也。
论注下曰:“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五)元照所立。
一理法身,如来所证之真理也。
二事法身,戒定慧等五分之功德法也,是大小二乘相对之二法身也。
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身亦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
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圆。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52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