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戒

(名数)此非据戒之项目数,乃就戒之特质而区分之也。

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恶行,称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为根本。

止恶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积极的行为者,亦名为戒,此为作持戒。

如半月说戒,三月安居之规定是也。

【又】一出世间戒,沙弥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

二世间戒,优婆塞,优婆夷之五戒八戒也。

见毗尼母论一。

【又】一性戒,杀,盗,邪淫,妄语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

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

二遮戒,饮酒等戒是也,若饮酒,则能犯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饮之,饮酒之性固非罪也。

俱舍论十八曰:“离性及遮故,俱说为戒。

”【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见道修道之位,而发无漏道,故与无漏智共自发防非止恶之戒体,戒体亦无漏也。

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禅定故与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恶之戒体,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

见毗婆沙论十三。

【又】一性重戒。

杀盗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极重之罪,故云性重。

二息世讥嫌戒,饮酒以下之诸戒,佛以大慈为息世人之机嫌特向内众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

见涅槃经十一。

【又】一随相戒。

随即随顺,相即形相。

随顺如来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随相戒。

二离相戒。

离即远离,持戒之人,心无所著则一切之戒相犹如虚空,了无持戒之相,故名离相戒。

见华严大疏五。

\n\n(名数)【参见: 戒】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58521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