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观
(术语)小乘三贤之第一,修五种之观法而五种之过失停心也。
是为声闻乘入道之初。
有二种,一种:一、不净观,观境界不净之相,停止贪欲之法。
贪著心多之人修之。
二、慈悲观,向一切有情,观可怜之相,而停止嗔恚之法。
嗔恚多之人修之。
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三世相续之理,而停止愚痴之法。
愚痴多之人修之。
四、界分别观,向诸法而分别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见之法。
我见多之人修之。
五、数息观,计呼吸数以停止散乱心之法。
散心多之人修之。
又一种:以第四之界分别观与第三之因缘观相似,省之而加观佛。
因观佛之相好。
能治一切之烦恼故也。
业障多之人修之。
净影于大乘义章十二正明第一种,傍示第二种。
曰:“问曰:有人诸患等分何以为治?
成实法中十六特胜能为对治,依如观佛三昧经中观佛三昧能为对治,毗昙法中义亦同此,以佛相好非三毒境界故尔。
”天台于四教仪、四念处、名第四观为界方便,而举第一种。
于玄义、止观即、为念佛观,而举第二种。
图示其次第并名字之不同,则如图。
##【图像: T0033.JPG 删减】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370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