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藏
(名数)佛性论二谓真性有五藏之义:一、如来藏,自性是藏之义,以一切诸法,不出如来之自性故。
二、正法藏,因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四念处等之正法皆取此性为境故。
三、法身藏,至得是藏之义,以一切圣人信乐此佛性故,使圣人得法身之果德故。
四、出世藏,真实是藏之义,以此佛性离世间法一切之过失而真实不坏故。
五、自性清净藏,秘密是藏之义,若一切法随顺此佛性,则名为内,是正而非邪,即为清净。
若诸法违逆此理则名为外,是邪而非正,名为染浊故。
【又】胜鬘经列五藏:一、如来藏,二、法界藏,三、法身藏,四、出世间上上藏,五、自性清净藏。
此中所谓法界藏者,论之正法藏也。
法界为生正法之因,故名法界藏。
亦名正法藏。
故佛性论中引今之胜鬘经曰:“故胜鬘经言:世尊!
佛性者,是如来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净藏,由说此五藏义故,如意功德而得显现。
”已上五藏之义,梁之摄论释说之,华严演义钞十三引之。
与法界之五义相同。
【参见: 法界】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401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