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衫
(衣服)南山旧律家之说,三衣之下覆于左肩之片衣云只支,覆于右肩之片衣云覆肩衣(义净新律家谓只支,覆肩,为梵汉两语而一物也),魏代缝合此二物名之为偏衫。
截领开裾,犹存本相也。
资持记作褊衫。
说文:褊、衣也。
六物图曰:“此方往古并服只支,至后魏时始加右袖,两边合谓之褊衫,截领开裾,犹存本相。
故知偏衫左肩,即本只支,右边即覆肩也。
”僧史略曰:“后魏宫人见僧自恣偏袒右肩,乃一施肩衣,号曰偏衫。
全其两肩两袖,失只支之体。
自魏始也。
”释氏要览曰:“偏衫,古僧依律制,只有僧祇支(此名覆膊,亦名掩腋衣),此长覆左膊及掩右腋,盖衬三衣,故即天竺之仪也(案已上准于新律家之义)。
竺道祖魏录云: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因名偏衫。
今开脊接领者盖魏遗制也。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5385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