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善
(名数)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
故曰正法。
成实论三善品曰:“佛自赞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
”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三时之所说,皆甚深也。
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
三、语善,随方俗之语而能示正义也。
四、独法,但为无余说之也。
五、具足,佛之所说以一经一偈,而诸法具足圆满,不待余经而成也。
六、清净调柔。
语清净,故曰清净,义清净故曰调柔。
七、梵行,梵者以涅槃槃而名。
此道能至涅槃故名梵行。
【又】涅槃经名字功德品曰:“佛告迦叶:此经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深邃,其文亦善,纯备具足,清净,梵行,金刚宝藏满足无缺。
”章安疏解之,一语善,二义善,三文善,四独一善(纯备具足),五行善(清净),六慈善(梵行),七备具善(金刚宝藏满足无缺)。
【又】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天台文句解之:一、时节善,序正流通三时皆善也。
二、义善,三、语善,四、独一善,言纯一无杂也。
五、圆满善,言具足也。
六、调柔善,言清白也。
以清白之善法,其性调柔故也。
七、慈悲善,梵行即具无缘之慈悲也。
此七善之义虽通大小乘经,而其法体,则随经而有差别,如小乘经解独一为无余涅槃,法华经解为圆顿一乘法。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0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