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敬

(名数)僧以和合为义。

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

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

属于见道以前之凡僧。

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

二、口和敬,同赞咏等之口业也。

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

四、戒和敬,同戒法也。

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

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

或名行和敬,同修行也。

或名学和敬,与行和敬言别意同。

或名施和敬,同布施之行法也。

旧译仁王经下曰:“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谓三业、同戒、同见、同学。

”本业璎珞经上曰:“所谓六和敬:三业、同戒、同见、同行。

”嘉祥仁王经疏下曰:“余经以同利为六也。

”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六通名和敬者,外同他善,谓之为和。

内自谦卑,名之为敬。

(中略)一同戒和敬,二同见和敬,三同行和敬,四身慈和敬,五口慈和敬,六意慈和敬。

”大乘义章十二曰:“六名是何?

一身业同,二口业同,三意业同,四同戒,五同施,六同见。

”行事钞上一之四曰:“和者有六:戒见利三名体和,身口意三名相和。

又初果已去名理和,所证同故内凡已还名事和,即六和也。

”祖庭事苑五曰:“六和:一身和,共住。

二口和,无诤。

三意和,同事。

四戒和,同修。

五见和,同解。

六利和,同均。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10862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