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
(名数)又曰六界。
地水火风空识也。
此六法周遍一切法界,而造作有情非情,故名为大。
盖非情为五大所成,而有情为六大所成也。
此六大之义,虽涉于显密而说之。
然显教之义,以欲知六大假和合而成一身,能成之六大,所成之一身,皆是生灭无常之假法而说之也。
仁王经观空品曰:“色受想行识空,十二入十八界空,六大法空。
”同受持品曰:“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观己身地水火风空识分分不净。
”大般若经二百七十三曰:“一切智智清净,故地界清净。
一切智智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
”璎珞本业经上曰:“六大识空四大,一切法无自相无他相,如虚空故。
”天台仁王经疏中曰:“阿含云:六王诤大,地谓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
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五虽大而识为王。
故云:四大围空,识居其中也。
”\n\n(名数)有三种:一、小乘之说。
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为六大者。
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
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
”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
是名遍到空。
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十二因缘空。
”同天台疏中曰:“六大名遍到空,阿含云:六王诤大,地云我能载,水云能漂润,火云能烧照,风云能生动,空云能容受,识云若无我者色则败坏。
五虽大而识为主,故云四大围空识居中也。
”菩萨处胎经地神品亦有此说。
三、密教因示诸法本不生之实体,故说六大。
亦地水火风空识也。
此六法本来自尔有实体,有实形,周遍法界,圆满十方而不生不灭者也。
【参见: 六大】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11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