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就
(名数)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通序,或分五段,或分六段,或分七段。
六段者,以如是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信也。
阿难指本经一部而为如是我闻,示自己之信顺也。
智度论一曰:“如是者即是信也。
”二以我闻二字为闻成就。
阿难自闻也,三以一时二字为时成就,说法之时也。
四以佛之一字为主成就,说法之主也。
五以在耆阇崛山等为处成就,所说之道场也。
六以与大比丘众等为众成就,一座同闻之众也。
凡安列此六事,为之证明非虚谬,欲使后之闻者信故,谓之为证信序。
五成就合佛与处,七成就离我与闻。
旧师多取五成就,天台法华之文句亦由五成就而释之。
惟仁王、维摩、观经等则取六成就,嘉祥定为六成就。
其曰成就者,于一一句中明各义,具足而不可破坏,故曰成就。
又通序中,具足此六事,故曰成就。
又具足此六字方成正宗之教起,故曰成就。
法华文句一之二曰:“通序五,或六,或七。
”同记曰:“五者如文,合佛及处,六则离佛及处,七则离我与闻。
”天台维摩经疏一曰:“旧多五义,今依六义。
”嘉祥法华义疏一,嘉祥仁王经疏一曰:“若依大智度,直依文贴释,不辨子段。
后诸师说亦无定,或五或六,今依金刚仙论作六句分别。
”元照弥陀疏上曰:“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名六成就。
”胜鬘经宝窟上本曰:“天亲灯论以明六事,第四教主,若依三藏(真谛),凡有七事,开我闻,今以六事为定也。
”嘉祥法华论疏曰:“一一章中明义具足无余,不可破坏,故云成就。
”盂兰盆经疏记下曰:“六种通名成就者,由假彼六缘成此一经。
”此六事成就之证真序,当佛之涅槃时,依阿[少/免]楼驮之教,阿难请问四事于佛,依其中之第四句,佛告阿难使于一切经之初置此六事也。
后分于涅槃经、文殊问经、智度论二等详举缘由。
金刚仙论一曰:“所以一切经初置斯五句者,有三种义:一为证成经理不虚,末代生信。
二为表异外道以阿爱为吉。
三为息于诤论。
表己推宗有在也。
”(外道经首之字又作阿沤)。
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一为证信故,如龙树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
二简内外,外经以阿沤一字为首,内教以六事在初。
三分经论不同,弟子之论,归敬三宝。
如来之经,明于六事。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17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