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无为
(名数)大乘立六无为。
但非谓有六种之别体,乃断我法二执处所显之一种真理,有、无、常、无常,皆不可名,但是法之实性,故名法性也,此一法性从所显之缘分种种之名也。
一虚空无为,此法性离本来诸障碍之位所显者名之。
二择灭无为,依此法性智慧力断烦恼之位所显者名之。
三非择灭无为,不由此法性之择力而为本来清净或缘缺之位所显者名之。
四不动无为,此法性生于第四禅天离苦乐粗动之位所显者名之。
五想受灭无为,此法性入于圣者非想地所摄之灭尽定。
灭六识心想及苦乐二受之位所显者名之。
六真如无为,由此法性有真实如常之相而名。
此中前五无为,就一法性所显之位之差别,而假立为五种之名者也。
前五者为诠法性之相之假名,后一者为诠法性之体之假名也。
由是而论,前五无为名体皆为假立,真如无为,体为定在,但真如之名为假立也。
见唯识论二,百法问答钞九。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18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