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散乱

(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

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

三、内散乱,谓修定之时,心动散于诸尘,不生味著,退失静定也。

四、相散乱,谓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诈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

五、粗重散乱,谓修善法之时,生我我所之执及我慢等,为此邪执粗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净也。

六、作意散乱,谓余乘及余定等依外教作意修习,无有证悟,却生散乱也。

杂集论一卷末说之。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25418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