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谛

(术语)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

是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谛,故曰冥谛,又云冥性。

又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

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为梵,或名众持。

”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

旧云: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事,自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

智度论云:觉谛者此是阴中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为不从因缘?

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

若不从者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

亦名世性,一切世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

”楞严长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云冥性,或言自性。

梵云僧伽奢萨呾罗,此云数论。

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为冥谛,计以为常。

第二十五名为神我,亦计为常。

我思胜境,冥性却变二十三谛,为我受用。

我既受用,为境缠缚,不得解脱。

我若不思,冥谛不变。

既无缠缚,我即解脱。

名为涅槃。

”查询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51938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