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自性
(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
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于圣而论。
故经曰:即三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
二性自性,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性存于内,故名性自性。
三相性自性,可见而分之,谓之相。
由前第一义心所集万善之因而各有自相现于外,故名相性自性。
四大种性自性,大种者即地水火风四大之种子也。
无处不在,故曰大。
大种性自性者谓四大种各有自性也。
大种原通于凡圣。
今约于圣报而言,即此大种之性自性,是法性五阴之果也,是名大种性自性。
五因性自性,因即以能生为义。
前所证大种之果,必有所起之因,即是第一义因心也,是名因性自性。
六缘性自性,缘即缘助也,证第一义自性之果德,虽由因心,然须假众之缘助而显成,是名缘性自性。
七成性自性,成即成就也,因缘和合而成果也,即成就如来第一义之果德,故名成性自性。
见楞伽经一。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69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