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佛
(名数)司死者七七日乃至三十三回忌之佛也。
一、[87BB]不动此明王现于冥途时名秦广王。
司初七日。
一息切断之处也,禅谓之大力量人。
其黑色,表无分别,火炎为荼毗之火。
种子为因业之[8770]字。
其意以为今此之最期即为来生之因也。
又以具足修行菩提之故,有三昧与大空二点,是风大之一息收处也。
此谓不动本所,遍至十方。
二、[87EC]释迦此如来在冥界,称初江王。
司初二七日。
种子为[8767]字之有,有远离之涅槃点,法华经谓为破有法王出现世间,是正当于[87EC]字也。
三、[87C3]文殊此菩萨在冥途成宋帝王。
司三七日。
种子为吾我之[8764]字。
是差别之义也。
智表差别,以菩提圆满之故,加大空点。
大日经所谓我见心际即是菩提是也。
有智必有理,故次有普贤。
四、[874A]普贤此菩萨在地狱现五官王。
司四七日。
种子为遍际之[874A]字。
是理之无边际也。
经所谓普贤菩萨自体遍是也。
理之所司为大地,故次表地藏。
五、[8770]地藏此菩萨在冥界现阎魔王。
司五七日。
以地即藏之故,用因业之[8770]字。
古人所谓依地含诸种是也。
其种宜有心法,故次有弥勒。
六、[87C2]弥勒此菩萨现变成王。
司六七日。
翻为慈氏。
慈字为玆之心。
然则指一心而谓为弥勒也。
古人所谓弥陀弥勒为一心异名是也。
种子为乘之[8769]字。
乘于万法之一心也。
句云:能为有像主。
此句中之主,不现形之主也,故谓为兜率笼居之句。
加譬喻之[8745]点者,表以譬喻治烦恼之病也。
以治烦恼之病故,次有药师如来。
七、[87C7]药师此如来,在冥途变泰山王。
司七七日。
无病则心月明如净琉璃,色心丰似圆镜。
种子[8767]为字有自在之点。
句云内证朗外用自在是也。
以此时言谈口说自在之故,次有观音。
八、[8740]观音此菩萨在冥途变平等王。
司百个日。
此大士能观世间之音而使解脱,故种子为三谛之[8740]字。
谛者明也,语云见色闻声随所自在是也。
音必自威势出,故次有势至。
九、[8740]势至此菩萨在冥途变都市王。
司一周忌。
种子依音声而闻悟,则住于涅槃,故于三谛之[8740]字有涅槃点。
又以此时离机智故加涅槃之远离点。
文云普照一切令离三途是也。
以上一一之义成就,则寿命无量,故次有阿弥陀。
十、[87A7]阿弥陀此如来在冥途变五道转轮王。
司三回忌。
寿命无量,而无中夭。
种子为风大之[8770]字有火大之[876A]点,远离之涅槃点,是无风火之三灾也。
故论云永离身心恼是也。
寿命无量,而于三世无移动,故次有阿[门@(人/(人*人))]。
十一、[87A4]阿[门@(人/(人*人))]此如来在冥界变莲华王。
司七年忌。
阿[门@(人/(人*人))]此云无动。
无动者约于内证。
种子为因业之[8770]字,有损灭[87C8]之点,又有空点,毕竟入于无动之理也。
经云法性无边,元来不动是也。
此时无迷暗,故次有大日。
十二、[87A6]大日此如来在冥界变祇园王。
司十三回忌。
为五智总主诸尊之中央,故云大日。
种子为言说之[87C9]字。
水土一体,大空圆满,故有空点,此胎藏界也。
于金刚界用[874B]字,[8740]者开也,阳之现前也,发心之修行处有不生不灭之理,故加涅槃点。
经云大智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此法身周边法界,故次有虚空藏。
十三、[87CA]虚空藏此菩萨在冥界变法界王。
司三十三回忌。
种子为如之心法[875F]字。
尘垢为色法,色心修行都远离之处,虚空藏也,故为追修成就之本尊。
此中前十者,即世所谓十王也。
见梵汉对映私钞末。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738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