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成

(名数)晋道安净土论所说。

就净土与秽土之土体本质而论一异,立三种不成之义:一、一质不成,如维摩经佛国品所云:佛以足指按地,则草木瓦砾之秽土忽变为七宝庄严之净土,此秽心所见为遍界秽土,净心所见为遍界净土也。

依如此净心秽心之相违,净秽之二相盈亏时,知土体亦不为一。

是一质不成之义也。

二、异质不成,土体果为异乎,虽心有二而土现两相,然若搜玄妙之性,则彼此之二相冥然而同在一处,不相障碍。

同时现于同处,故不可谓为二土异体也。

是异质不成之义也。

三、无质不成,既不可谓为一体,又不可谓为异体,则谓为无体乎,依缘集趣之处,净土秽土历然也。

不同于情有理无之兔角龟毛,岂可谓为绝无。

是无体不成之义也。

然则不可执一异有无,一而亦异,有而亦无,是法性之妙体也。

然论此三不成系性宗之义,而在相宗,由于一处四见等之经说而成一质之义也。

安乐集上曰:“净土论云:一质不成,故净秽有盈亏;

异质不成,故搜玄则冥一;

无质不成,故缘起则万形。

”(安师之净土论今不传)。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79860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