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假
(名数)梵音曰波罗摄提Pra%jn^apti,译作假施设。
假为虚妄不实之义。
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三种之假。
【参见: 假】\n\n(名数)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于般若经明三种之假,名三波罗摄提Prajn^apti,又名三摄提,三假施设。
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名假设。
受假施设。
法假施设。
如是应当学。
”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
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是自性假也。
二受假,受者总法含受别法而成一体也。
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揽五蕴而成众生。
即揽别为总,名曰受假。
是积聚假也。
三名假,一切诸法之名也。
名者由法依想而假施设者,故名名假。
此三假依观入破遣之次第,则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后破法假,而到法之实相。
法之实相者,即诸空也。
旧译仁王经观空品曰:“世谛故三假故,名见众生。
”同天台疏曰:“三假者,谓法假,受假,名假也。
”【又】成实论假名相品说三假:一因成假,一切之有为法必以因缘而生,是名因成假,即前之法假也。
二相续假,有为法前后相续而存在,是名相续假,如蕴体相续而成人之一期。
三相待假,如待短而有长,待苦而有乐,是名相待假。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86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