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观

(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

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

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

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

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

二受命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

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为除上三者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为无我。

是就苦之一谛而修四念处也。

吾人苦谛之依身,有此身受心法四义,故就身受心法,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常乐我净之四种颠倒。

故仅有四者而不增不减也。

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故名念处,又慧之力能使念住于所观之处,故名念住。

俱舍论二十三曰:“依已修成满胜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修四念住。

”法华玄义三曰:“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

四倒不起,由此四观。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foxue/1/942763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