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
(杂语)观无量寿经,释迦如来称念佛者为我善亲友。
【参见: 善亲友】
亲友七法
(名数)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成。
二,难与能与。
三,难忍能忍。
四,密事相告。
五,互相覆藏。
六,遭苦不舍。
七,贫穷不轻。
见释氏要览下。
善亲友
(术语)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
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
”
衣珠
(譬喻)法华七喻之一。
佛性譬之衣中之宝珠也。
法华经五百授记品曰:“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
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
其人醉卧,都不觉知。
起已游行,到于他国。
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
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
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
今故现在,而汝不知。
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更多
迦宾阇罗
(动物)Kapin%jara,又作迦频阇罗。
鸟名。
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古昔云:是鵽鸟也。
引释论云:似[此*鸟][至*鸟],与象猴为亲友,故知是也。
鵽音卓刮反。
”名义集二曰:“迦频阇罗,此云雉。
”尔雅释鸟曰:“鵽鸠冠雉。
”
鞞婆丽陵耆
(地名)巴Vebhalin%ga,往昔迦叶佛时之村邑名。
佛与阿难共行道,到此处而微笑。
阿难问故。
佛因说昔迦叶佛时,此村邑长者有优多罗童子,与难提波罗陶师为亲友,难提婆罗劝优多罗使见佛出家事。
中阿含鞞婆丽陵耆经是也。
龟不慎言
(譬喻)过去世时,阿练若池水边有二雁,与一龟为亲友。
后池水涸竭,二雁议言今此池水涸竭,亲友必受大苦。
议已,语龟言:此池水涸竭,汝无可生之理,宜衔一木。
我等各衔一头,将汝著于大水处。
衔木时,慎不可语。
便衔之经过聚落,诸小儿见之,皆言雁衔龟去。
龟即嗔言:何预汝事?
便失木,坠地死。
见法苑珠林八十二。
居士
(杂名)梵语曰迦罗越kulapati,居财之士,居家之士,在家志佛道者。
辍耕录曰:“今人多以居士自号。
考之六经,惟礼记有居士锦带。
注,谓道艺处士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曰:“居士之号,起于商周之时。
韩非子书曰:太公封于齐,东海上有居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而食之,掘而饮之云云。
则居士之由来久矣。
”魏志管宁传曰:“胡居士贤者也。
”南史曰:“阮孝绪屏居一室,家人莫得见其面。
亲友因......更多
十七群比丘
(名数)止持会集音义云:时罗阅城中,有十七群童子,共为亲友,最大者年十七,最小者年十二。
最富者八十百千,最贫者八十千。
有一童子名优婆离,此翻上首,最为大者,时诸童子要共出家,即往僧伽蓝中求为见度。
诸比丘即度令出家。
与授具足。
多习嬉戏,少学禅诵。
唯优婆离童子(此非持律优婆离尊者),先断烦恼,证阿罗汉果。
对出家送丧
(仪式)僧中有死者,则一山之僧众送之,附于四葬之一,令诵经咒愿。
毗奈耶杂事十八曰:“送丧苾刍,可令能者诵三启无常经并说伽陀为其咒愿。
事了归寺,便不洗浴随处而散。
俗人见讥,咸言:释子极不净洁,身近死尸身不洗浴。
佛言:不应尔,可洗身。
彼即俱洗。
佛言:若触尸者连衣俱洗,其不触著但洗手足。
彼还寺中不礼制底。
佛言:应礼制底。
”寄归传二曰:“然依佛教,苾刍亡者,观知决死,当日舁向烧处,寻即以火焚之。
当烧之时,......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