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想
(名数)比丘应以十一想思念如来。
一戒意清净,二威仪具足,三诸根不错,四信意不乱,五常有勇健意。
六苦乐不以为意,七意不忘失,八止观现在前,九三昧意无休息。
十智慧意无量,十一观佛无厌息。
见十一想思念如来经。
十一想经
(经名)十一想思念如来经之略名。
十种仙
(名数)【参见: 仙】\n\n(名数)一地行仙,食麻仁草木之实,而不休息,则食道圆成,名为地行仙,二飞行仙,食松柏等草木而不休息。
则以草木轻,故体亦轻,飞行空中,而不坠地,名为飞行仙。
三游行仙,服丹砂而不休息,则能化骨使寿永,使体固,且能化物。
使贱为贵。
自在游行人间化人,名为游行仙。
四空行仙,消息养和,运用荣卫。
神气久著,则能履虚空,身固寿永,名为空行仙五天行仙,鼓天池而饮神液,固精华,岁久功著,......更多
大生义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
阿难思念十二缘生之深义,以此问佛,佛为广说,即中阿含大因缘经也。
心念
(术语)心识之思念也。
无量寿经上曰:“众生心念。
”法华经普门品曰:“心念不空过。
”
标帜
(术语)一作[巾*票]帜。
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
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
大日经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谛听善思念之。
”同疏四曰:“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巾*票]帜。
”同演密钞九曰:“标帜者彰表之义也,谓彰表如来内证之德也。
”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巾*票]帜,通俗文徽号曰标,私记曰帜。
字皆从巾,或从木作标,谓以木为标,标而记之,此亦两通。
”\n......更多
毒鼓
(譬喻)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众生之五逆十恶,使入于佛道也。
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
对于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证果之益,故譬之于天鼓,又如对于五逆十恶之众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为生诽谤,堕于无间,故譬之于毒鼓。
但虽堕无间,而依此因缘,遂得灭五逆十恶,入于菩提之道。
因而以此二鼓配于顺逆之二缘,天鼓譬顺缘,毒鼓譬逆缘也。
如俗所谓忠言逆耳者,毒鼓......更多
莲华夫人
(本生)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
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
此婆罗门常于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
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
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
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
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乌提延王游猎,见是女端正,乞之于仙人。
便与王语言当生五百王子。
王大夫人甚妒鹿女,其后鹿女不久生五百卵,盛之于箧中。
大夫人取五百面段......更多
观念
(术语)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也。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术语)又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
心念之处灭而不可思念也。
心行者心念之异名,心者迁流于刹那,皆云心行。
璎珞经下曰:“一切言语断道心行处灭。
”维摩经阿[门@(人/(人*人))]佛品曰:“一切言语道断。
”止观五上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仁王经中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同真际,等法性。
”俗作“同断”者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