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莺莺

朝代:作者: 秦观

春梦,神仙洞。

冉冉拂墙花影动。

西厢待月知谁共?

更觉玉人情重。

红娘深夜行云送,困亸钗横金凤。

注释注释:《调笑令 》,是北宋元祐年间在教坊艺人影响下面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当时也叫《调笑转踏》。

“转踏 ”当是一种舞蹈的名称 。

这种《调笑转踏》,是宋词向戏曲过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秦观有《调笑令》十首,分咏古代十个美女,每首之前冠以一首七言短诗,一般称之为“致语”。

这首词是秦观十首《调笑令》中的第七首,词前有诗曰 :“崔家有女名莺莺,未识春光先有情。

河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

张生一见春情重,明月拂墙花影动。

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梦。

”诗词配合,将唐元稹《会真记》中莺莺张生月下私期的一段故事重新演绎,成为当时教坊曲中的名段。

这首词主要选取《会真记》中最精采的待月西厢一节,约略相当于后世元杂剧《西厢记》的第三本第二折。

开头两个短语,一句一韵,表现了张生来到花园外边的急迫心情 。

“拂墙花影动”,本是《会真记》《明月三五夜》一诗中的成句,前面著以“冉冉”二字,便加强了花影在微风中微微摆动的动态感。

这三句写景绘情,是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特定心态的微妙象征。

用“春梦”、“花影动”这样的语言将一个古代书生初次去赴一个女子约会的心情刻画得活灵活现。

“西厢”二句,写张生冷静下来,于是想到他所日夜思念的玉人在西厢等待月儿上升,一天清露,花园寂寂,有谁在陪伴着呢?

词中不写张生对莺莺情深,而偏说玉人对他情重,从对方立意,尤觉爱之深,恋之切。

结尾二句,虽也抒情,但叙事成分较多。

在张生热切期待的时刻,好心的红娘“敛衾拥枕而至”了。

“行云送”一辞 ,用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典实,暗喻莺莺前来幽会。

下面“困亸钗横金凤”一句,则是以象征手法表现幽会后女子的慵怠情态,此句虽为艳语,但终有品格”(王国维《人间词话》),并没有赤裸裸地描写色情。

“钗横金凤”一辞亦有所本 ,李商隐《偶题二首》之一云:“水文簟上琥珀枕 ,傍有堕钗双翠翘”,也富于象征性、暗示性。

少游化用其意,使艳情蒙上一层纱幕。

这首词既抒情,又叙事,在抒情的时候用第一人称,在叙述时,则用第三人称。

以短短一首小词,讲述一段复杂的爱情故事,且能做到有情有致,证明了少游言情的才华。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2415451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