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
飒飁定山桂,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
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
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
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
黠吏因封己,公才或守雌。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活国名公在,拜坛群寇疑。
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
入幕诸彦集,渴贤高选宜。
骞腾坐可致,九万起于斯。
复进出矛戟,昭然开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
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暗尘生古镜,拂匣照西施。
舅氏多人物,无惭困翮垂。
注释单复编在大历元年,今姑仍之。
题云“评事”,而篇中言羽林,言入幕,崔盖先为评事,继膺幕僚,后以元戎之荐,补羽林军职也。
张远注评事为公诸舅之子,题下疑脱弟字。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①。
飒飁寒山桂②,低徊风雨枝。
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
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知。
(从崔叙起。
马来漫洼,比崔之才俊。
桂摧风雨,比崔之困抑。
龙屈当伸,而元戎见知。
言崔之遭遇,三用比喻,意各不同。
《杜臆》:元戎不记其名,盖荐崔使教练羽林者。
悲歌,谓崔有忧世之心。
)①《汉·礼乐志》:“天马来,从西极。
”汉郊祠歌:“马生渥洼水中。
”②《唐韵》:“飒飁,大风也。
”谢灵运《入华子岗》诗:“南州实炎德,桂木凌寒山。
”官联辞冗长①,行路徙欹危。
脱剑主人赠②,去帆春色随。
阴沉铁凤阙③教练羽林儿④。
(此送崔还朝。
辞冗长,离散职。
徙敬危,将出峡。
赠在元(,) 戎,去指评事。
凤阀,谓宫殿。
羽林,乃卫士。
朱注评事掌出使推按,不为冗官。
此云“官联辞冗长”,下云“教练羽林儿”,盖崔自外僚征入朝,为羽林幕职。
评事恐是兼官,或先曾以评事贬斥者。
)①《申屠嘉传》:“冗官居其中。
”师古曰:“冗,散辈也。
”《文赋》:“固无取乎冗长。
”郑曰:“长,直亮切。
”②《吴越春秋》:伍子胥解剑赠渔父。
③《文心雕龙》:天高气清,阴沉之气远。
”《汉书》:建章宫,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
《西都赋注》:“圆阙上作铁凤凰,令张两翼,举头敷尾。
”陆倕《石阙铭》:“铜雀铁凤之工。
”④《汉·宣帝纪》:“羽林灭儿。
”注:“天有羽林星,林喻若林木之盛,羽有羽翼鸷击之意,故以名武官焉。
”《百官表》:取从军死事者之子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
分军应供给,百姓日支离。
黠吏因封己①公才或守雌②。
(此则有慨时事。
《杜臆》:朝侵早,世乱多事。
仗数移,(,) 乘舆括迁。
供给,谓军需之急。
支离,谓民力已罢。
封己,有害于民者。
守雌,无益于民者。
二语说尽官曹之弊。
公才,泛言在位者,不指崔君。
)①《国语》:叔向曰:“引党以封己。
”注:封,厚也。
《晋书》: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
②《老子》:“知其雄,守其雌。
”燕王买骏骨①,渭老得熊署②。
活国名公在③,拜坛群寇疑④。
冰壶动瑶碧⑤,野水失蛟螭。
(此谓元戎得以靖乱。
骏骨、熊罴,言主帅能用崔。
名公,即指元戎。
群寇惊疑,则国多全活矣。
冰壶句,言将令肃清。
野水句,言余孽销除。
)①《战国策》:涓人为君求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大怒。
渭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马乎?
”不三年,千里马至者三。
②渭老熊署,注见三卷。
③《南史》:王广之子珍国,为南樵太守,高帝手敕云:“爱人活国,甚副吾意。
”④拜坛,用汉高拜韩信事。
⑤远注冰壶,即冰雪静聪明意。
鲍照诗:“清如玉壶冰。
”入幕诸彦集①,渴贤高选宜②。
窍腾坐可致③,九万起于斯④。
复进出矛戟⑤,昭然开鼎彝⑥。
(此谓崔公能显功业。
《杜臆》:崔盖先入幕而后被荐引也。
骞腾二句,比其名位之远大。
复进,再陞迁也,矛戟谓专阃,鼎彝谓勒功,此又望其将来也。
)①鲍照《别赋》:“舍金闺之诸彦。
”②《孔丛子》:子思对鲁穆公曰:“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
”《潘岳传》:“杨骏辅政,高选吏佐。
”③《孟子》:“可坐而致也。
”④《庄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⑤《世说》: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
⑥任昉序:“功铭鼎彝。
”会看之子贵,叹及老夫衰。
岂但江曾决①,还思雾一披②。
暗尘生古镜③,拂匣照西施。
舅氏多人物④,无惭困翮垂。
(未赠别而致称羡之意。
昔听崔(,) 谈论,如悬河之注。
今想其丰采,如披云见天。
其先屈而后伸,又如拭尘照面矣。
舅氏之门,多材如此,亦何惭困抑乎,末盖幸之也。
此亦三用比喻,与起处相应。
此章,首尾各八句,中四段各六句。
)①《庄子》:“决西江之水而活汝。
”②《世说》:“卫瓘见乐广曰:“若披云雾睹青天。
”③鲍照诗:“明镜尘匣中。
”④《杜臆》:旧注皆以崔为公舅氏,今诗中称崔为之子,自称为老夫,其非甥舅可知。
后有《毒热简崔评事十六弟》诗,亦自称老夫,而称崔为内弟。
又知二评事皆公中表,以生于舅家,故云“舅氏多人物”耳。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9-1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3067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