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愬仆射二首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七绝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注释注释:和雪翻营一夜行, 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 知是先锋已上城。

这是王建赠给李愬的两首七绝之一。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带),与朝廷相对抗,严重地影响了唐王朝的巩固和统一。

元和十二年十月的一个风雪之夜,著名将领李愬发兵九千,以降将李祜、李忠义率三千精兵为前驱,急行军六十里,首先袭击了军事要地张柴村,然后取道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路,冒着大雪行军七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在一夜间,就攻下了顽敌老巢蔡州城,生擒了吴元济。

《新唐书》称其“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

王建这首诗,紧紧围绕这次战役,抓住天气的极端恶劣与部队纪律的高度严明这两个特点,着意刻画,写得生动形象,不落俗套。

“和雪翻营一夜行”,“和雪”,与雪搅和在一起,说明是在大雪中行动;

“翻营”,倾营出动,足见规模之大;

“一夜行”点明是夜晚奇袭。

这句诗七个字,分为三层,一层一转,不但读来铿锵有力,而且以诗句强劲的节奏再现了部队顶风冒雪夜间急行军的情景。

“神旗冻定马无声”,紧承上句,军旗都已经被冰雪冻得僵硬,不能飘扬。

在如此奇寒之中,人会怎么样呢?

但接下去却没有写人,而出人意外地写了马,他是以“马无声”来引导读者去想象人的无声。

试想九千人的部队在一夜之间要行军一百三十里已是不容易了,竟能做到人马无声,不但表现了军纪的严明,也反映了将士的斗志。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这两句没有具体写战斗的如何英勇激烈,只摄取了一个“遥看”的镜头:先头部队已举火攻下了蔡州城,预先约好的火号到处燃起,照亮了州城的夜空。

这一笔给读者充分的联想,展开了一幅壮阔的画面。

诗人不写攻城的先头部队怎样战斗,而写后面部队遥望城内的变化,不写胜利后的喜庆,而写标志着胜利的烛天火号,这是经过精心构思,精心选材的。

如果写城上的战斗厮杀,则不免失于露,且寥寥数字不易概括传神;

如果写胜利后的喜庆,则不免使人有曲终意尽之感,不能给读者留下足够的回味余地。

现在这样写,可谓恰到好处,说明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细节,而且妙于结构安排,使全诗生动真实而又韵味深长。

写后面部队是从“遥望”中看到连营大火获得全胜消息的,说明他们还没有投身战斗,这就愈加使人感到战斗进行的顺利和迅速,从而反衬出准备的充实和筹划的精到。

这一切,对策画、指挥这场战斗的李愬来说,无疑是最好、最具体的赞颂了。

这首诗在结构上弛张有度。

前两句写得紧张,节奏急促,情节变化快;

后两句写得轻松,虚中见实,把事件发展的高潮隐含在余韵中,别具艺术匠心。

(绛 云)出处全唐诗:卷301-10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3140171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