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恨隔炉香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注释注释: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

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在月下与她相见——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

“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在流泪的姑娘!

“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 。

“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

“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 ,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

“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

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 ,词人所“恨 ”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 ,未得亲近,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

上片着力在“泪”字与“颦”字 。

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在这里表达出来了。

如俞陛云所说的 :“不过回忆从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

”(《宋词选释》)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 。

过片两句 ,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在春天更换枝叶。

“垂杨”,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

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习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

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 。

“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

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 ,别来几度青春 。

”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

在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 ,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

“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 ,词人自谓。

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 ”;

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 ”。

“红尘”对照“楼中 ”,“倦客”对照“粉泪人”。

“楼中粉泪人 ”,篇首所写初见时歌女形象,至此特再大书一笔,不但在词的作法上做到首尾相应,思想感情上也是以初见时她的“泪粉偷匀”的情景最撼动人心,因而别来长记不忘。

至此,作者对这一歌女的形象作了生动、准确的概括,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59347622.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