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鹊喜 吴山观涛

朝代:作者: 周密 体裁:

天水碧。

染就一江秋色。

鳌戴雪山龙起蛰。

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

一杼霞绡红湿。

白鸟明边帆影直。

隔江闻夜笛。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

宋代词人咏潮者很多,苏轼辛弃疾等一代大家都留下过咏潮词作。

周密的这首词题材上虽无新颖可言,但有自己的特色,颇值得一读。

词上片写海潮欲来和正来之情状。

下片写潮过以后的情景。

“天水碧”,是一种浅青的染色。

首两句说钱塘江的秋水好像染成“天水碧”的颜色,指的是潮水未来,风平浪静的观感。

“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两句,写海潮咆哮着汹涌而来,好像是神龟背负的雪山,又好像是从梦中惊醒的蛰伏海底的巨龙,还好像是疾速的大风将海水吹得竖立起来一般。

词人接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有声有色地将钱江大潮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排山例海的气势。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与枚乘《七发》中关于观潮一段的描写相比,虽铺采摛文不及,但是精炼则超过前者,下片写潮过风息,江上又是一番景象。

“数点烟鬟青滴 ,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三句,分别描写远处、高处的景色。

远处的几点青山,虽然笼罩着淡淡的烟霭,却仍然青翠欲滴。

天边的红霞,仿佛是刚刚织好的绡纱,带着潮水喷激后的湿意;

临近黄昏,白鸥上下翻飞,其侧则帆影矗立,说明鸥鸟逐船而飞。

⋯⋯词人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一般。

末句“隔江闻夜笛”,以静结动,以听觉的描写收束全词,与以前的视觉描写形成对照。

全词纯写景物,此时才点出景中有人,景中有我 ,是极有韵味。

隔江而能听到笛声 ,可见风平浪静 ,万籁俱寂。

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从时间上说,全词从白昼写到黄昏 ,又从黄昏写到夜间;

从艺术境界上看,又是从极其喧闹写到极其安静,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观看一部拍摄生动的影片,有特写的连缀 ,又有场景的高迅切换,令人不由不如临其境。

一样,因为词人又是一位画家,故能做到“以画为词”。

尤其是“隔江闻夜笛”一句,余韵无穷,似断犹连,与唐人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湘灵鼓瑟))同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美学家宗白华称赞词人“ 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确实并非夸张。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6638843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