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初夏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注释注释①蕙风:夏季的东南风。

②玉盆:指荷叶。

评解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

抚琴、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

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集评沈雄《古今词话》:观者叹服其八句状八景。

音律一同,殊不散乱,入争宝之。

刻之琬琰,挂于堂室间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此词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表现了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词中以描写手法为主,注意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交叉运用,从而获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首二句抓住蝉声乍歇 ,“薰风”初起这一刹那的感觉 ,写环境之美。

词人采用对比手法 ,明写“咽新蝉,暗与蝉声乱鸣时相比,使人明显地感觉到沉静。

此处以棋声烘托环境的幽静。

作者将四周的无声无息渲染得淋漓尽致,使人由环境的静寂体味到主人公的悠闲自得之情。

下片写这个少女午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

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

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 ,更是红得象火焰。

这生机,这秀色,大概使这位少女陶醉了,于是出现了又一个生动的场面:“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位女主人公索性端着漂亮的瓷盆到清池边玩水。

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

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此词景中含情,将众多的景物以情纬之,故散而不乱,给人以整体感。

作者善于抓住细微的心理感受并在无形中将客观环境的细微变化加以对比,通过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品中活泼健康的少女形象,与初夏时节富有生气的景物、环境,构成了一种和谐、清丽、灵动的情调,令人流连忘返。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6667457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