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情刀无斸。
割尽相思肉。
说後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帖儿烦付祝。
休对傍人读。
恐怕那懑知後,和它也泪瀑漱。
注释注释:华岳是开禧、嘉定间著名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颇有才名的诗人、词人。
他为人倜傥豪爽,诗品、词品正如人品,亦是坦荡真率,与纯粹的文人不同。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 》中认为:“华岳并不沾染当时诗坛上江西派和江湖派的风尚;
他发牢骚,开玩笑,谈情说爱,都很直率坦白的写出来,不怕人家嫌他粗犷或笑他俚鄙 。
”做人如此,词亦如此,即如他写的几首“谈情说爱”的词,便是这种作风。
这首词一开始就形容得那般直露,真是见所未见。
“情刀无斸,割尽相思肉 。
”把相思之情具化为“相思肉 ”,已见新意,又把相思之苦喻为情刀“割尽相思肉 ”,更见新意,把相思之苦痛和受折磨之长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是作者在这种情况下对相思发出的怨责。
害“相思病”的人一面怨恨相思,一面又需求相思的“ 疗救 ”。
下面接着写:“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意思是说:千言万语还不够,除非把这些相思的话写成长信卷成轴。
这可见相思又是多么刻骨!
上片写了两种心情,看似矛盾,却极真实,被爱情所困扰的人常常如此“患得患失”。
下片写自己对所爱的人感情的深厚强烈 。
“帖儿烦付祝,休对旁人读 。
”“帖儿”指书信。
“付祝”同“嘱咐 ”。
作者向对方寄帖叙说相思,并告诫对方不要对着别人读。
这是为什么呢?
想来是因为信中写的都是倾诉相思的情人之间的悄悄话 。
但作者却别出心裁。
他说:“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 。
”“那懑”即“那们 ”,那个人。
“ 它 ”同“ 他 ”(男女通用)。
“ 瀑漱”,象声词,即“ 扑簌簌 ”、“扑扑簌簌”,用以形容落泪 。
这两句说:恐怕那个人听到以后,自己也要泪流满面。
“ 那懑 ”、“它”同指一人,即“旁人 ”。
旁人听到都要流泪,当事人那就不知道该多痛苦了。
可知这封信表达的情感多深多强了。
这是从侧面衬托、夸张形容。
因此这句不仅让人耳一新,而且把情之深切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独具匠心。
晏几道有一首《 思远人》也写寄书传深情:“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同是写情妙语,却比较雅,比较精细,分明是闺阁佳人口吻。
这首词将口语(有不少当时的俚语入)词,抒情直白、粗率,语气皆为诉说,有点曲的味道。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7120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