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
气交亭育际,巫峡漏司南。
注释鹤注此是大历元年夔州作,故诗云“巫峡漏司南”。
纪德名标五①,初鸣度必三②。
殊方听有异,失次晓无惭③。
问俗人情似,充庖尔辈堪④。
气交亭育际⑤,巫峡漏司南⑥。
(咏鸡,叹其当鸣而不鸣也。
上六叙事,是案。
末二归结,是断。
德常标五,鸣必度三,此鸡之职也,今在殊方,听之则异,夜鸣失次矣,比晓能无惭乎?
乃问之习俗,人情皆云如是,彼既不能司晨,亦但堪充疱已耳。
当子半亭育之时,而巫峡漏声,早有司南之报,鸡鸣果安在哉?
顾注将问俗二句,作借鸡警人,言人情无德无信,与鸡相似,而充庖则独用鸡乎?
《社臆》谓刺巫峡之人可杀。
皆非也。
)①《韩诗外传》:“夫鸡,头戴冠,文也。
足传距,武也。
见敌而斗,勇也。
得食相呼,义也。
鸣不失时,信也。
鸡有五德,君犹沦而食之,其所由来近也。
”②《记》:“鸡初鸣”。
《史·历书》:鸡三号,卒明。
注:夜至鸡三鸣,始为正月一日。
③赵曰:失次,犹《三国志》言失旦之鸡也。
蔡邕赋:“时牢落以失次。
”胡夏客曰:《楚国语》有鸡次之典,此次字所本。
④《左传》:“充君之疱。
”⑤《列子》:“亭之毒之。
”注:“化育之意。
”刘孝标启:“一物之微,遂留亭育。
”⑥《韩非子》: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梁元帝诗:“刻漏铭司南。
”按:司南,有四说。
朱云:夔州在南,鸡司昏晓,今失其司晨之职,故曰“巫峡漏司南。
”顾注鸡为火德之精,南方属火,故曰司南。
远注指南车有南北定向,如鸡鸣有子午定候。
《春秋说题词》:鸡为积阳,南方之象,阳出鸡鸣,以类感也。
已上数说,皆指夔鸡漏失司晨,与殊方失次犯重,今从黄生注,直指晓漏开说,更有蕴藉。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31_75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8727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