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注释朱注观首二句,乃夔州作无疑。
黄鹤疑松州被围,谓广德二年事,因以秦中驿使为李之芳使吐蕃,蜀道兵戈为徐知道据剑阁,全解俱谬。
今以旧编正之。
单复编在大历元年之秋。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人行稀①。
秦中驿使无消息②,蜀道兵戈有是非③。
万里秋风吹锦水④,谁家别泪湿罗衣⑤。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此章为蜀中兵乱而作也。
上四刺崔旰,下四忧吐蕃。
船不归,水阻也。
行人稀,陆梗也。
无消息,未闻朝命区处。
有是非,郭崔互有曲直。
锦江别泪,忆旧交之遭乱者。
松州被围,则全蜀安危所系,故所忧不独在剑阁也。
)①黄草峡,在涪州上流四十里。
赤岬山,在夔州府东北七里。
《通鉴》:大历四年,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
胡三省曰:黄草峡在涪州之西。
《益州记》:涪州黄葛峡有相思崖,今名黄草峡。
山草多黄,故名。
《水经注》:赤岬山,公孙述所造,因山据势,周回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一千丈,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
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甲山。
②王粲为刘表书:“河山阻限,狼虎当路。
虽遣驿使,或至或否。
”③《吴越春秋》:“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庄子》:“无成心而有是非。
”④万里桥,在成都。
庾信诗:”锦水照簪裾。
”⑤又:“别泪损横波。
”何逊诗:“复恐湿罗衣。
”朱鹤龄曰:考唐史,杜鸿渐至蜀,崔旰与杨子琳、柏茂林等各授刺史防御,而不正崔旰专杀主将之罪,故有兵戈是非之语。
盖言崔乱成都,柏、杨讨之,其是非不可无辨也。
然旰本建功西山,郭英乂通其妾媵,激之生变,其罪有不专在旰者。
未几释甲,随鸿渐入朝,而吐蕃则岁岁为蜀患,故末语又不忧剑阁而忧松州也。
松州先为吐蕃所陷,此云已被围,必中间严武又收复之。
-----------仇兆鳌 《杜诗详注》-----------出处全唐诗:卷227_32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89508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