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蝉

朝代:作者: 仇远 体裁:

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音早鸣秋树。

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

朝朝暮暮。

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

齐宫往事谩省,行人犹与说,当时齐女。

雨歇空山,月笼古柳,彷佛旧曾听处。

离情正苦。

甚懒拂冰笺,倦拈琴谱。

满地霜红,浅莎寻蜕羽。

注释注释:仇远也是由宋入元时人。

王沂孙曾有同调同题的词,影射杨琏真伽盗窃南宋帝后陵寝的暴行。

仇远这首词和其风格极为相近,也是借咏蝉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身世之痛。

“夕阳门苍荒城曲 ”:返照夕阳,萧条门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凉气氛。

接着把笔触转向吟咏的主体秋蝉。

“清音早鸣秋树”:蝉鸣声凄清幽怨,从树上传出 ,使人秋意顿生。

“早鸣”二字意谓有倾诉不尽的愁苦。

薄剪绡衣改用拟人手法摹绘其身姿:清秋时节 ,露冷风寒,可是她仍然穿着极薄的“绡衣”。

呆立枝头,独自忍受着寒冷和空寂的煎熬。

“凉生鬓影”是示现通体皆寒的形象。

时令的转换和环境的变迁使其痛苦异常。

这里把秋蝉喻薄命美人,以抒发自己身世没落的悲哀。

“ 独饮天边风露 ”写蝉境况之窘迫。

“凉生鬓影 ”形容枯槁还要去饮风啜露,有谁能堪?

处境如此 ,谁为之奈何!

天高渺清远,蝉孤独窘迫,词人把二者映照开来,构成一种较为独特的意境。

或可表示词人希冀摆脱自己欲念的一种自我表白吧。

接着“朝朝暮暮 ”延伸了时间,“蓦然飞过别枝去”拓展了空间。

不论何时何地,哀痛于心的蝉,不停地将心中的哀伤倾诉 。

悲鸣不能自已 ,痛苦又何堪。

但只要“ 尚有残声”,她就不会噤而不发。

威势逼人的风刀霜剑 ,怎能使她慑服 。

这段文字缓急相间 ,起落有致 。

音韵巧妙,声音变化,而又部分重沓,表达出缠绵悱恻、悠悠不尽的情思。

上片在写蝉时 ,先写在特定时空中蝉的凄苦忧愁,后来拓展时空范围,大大地加强了写蝉的广度和深度。

“齐宫往事谩省”,引出兴亡之感来。

齐女化蝉,古老的故事至今仍不时地在人们的脑子里闪现,常以它为话题,谈个不休。

可是如今连齐女的化身——蝉也已悄然离去 ,雨后空山 ,烟月古柳,又何处可觅踪 。

清脆的鸣声 、终归是梦幻而已。

这是因宋陵被侵,引发词人怀旧的情怀。

“齐女”已消失,宋陵被毁坏了 ,故国已不堪回首 ,痛彻肺肝也。

“拂冰笺”、“拈琴谱”了 。

“冰笺”和“琴谱 ”总会令人睹物思故的。

“满地霜红”道出:深秋时节霜风凄紧,惨红的叶子飘浮于地,倩影杳然,令人思念不已。

只好寻觅秋蝉亡去前脱下的外壳,以寄托自己深长的情思。

这是一首借蝉咏情之词。

故国之思,身世之痛和对当朝统治不满。

都借本来不相及的蝉而咏出来。

融化“齐女化蝉”的古老传说,巧连“蝉”“人”。

使词人一肚子难于诉说的对处境的不满托蝉而一股脑地倾吐出来,可谓意味极为深永。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29004724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