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词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七绝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注释注解: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韵译: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评析: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

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

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

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

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

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

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

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

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

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

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

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

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那也罢了;

事实是她曾受过君王的恩宠,而现在这种恩宠却无端断绝,见出五层怨怅。

夜已深沉,濒于绝望,但一转念,犹翼君王在听歌赏舞之后,会记起她来。

于是,斜倚熏笼,浓熏翠袖,以待召幸。

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终归破灭,见出六层怨怅。

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

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土,苞节虽在而不露;

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

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

听到前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

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

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

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

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

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

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

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赖汉屏)出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SC_gushici/1/47292701.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