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 朝代: 唐 作者: 赵嘏 体裁: 七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释[注释](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拂曙:拂晓。(2)高秋:深秋。(3)渚:池沼。(4)鲈鱼:巨口细鳞,惟松江四腮的最好。(5)南冠:楚冠。[译文]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美女靖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更多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朝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体裁: 五排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玉壶思洞彻,琼树忆葱笼。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羁愁难会面,懒慢责微躬。甲乙科攀桂,图书阁践蓬。一瓢非可乐,六翮未因风。寥落悲秋尽,蹉跎惜岁穷。明朝不相见,流泪菊花丛。出处全唐诗:卷317-27 长安秋望 朝代: 唐 作者: 赵嘏 体裁: 七律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释题:一作《长安晚秋》,一作《长安秋夕》。凄清:一作凄凉。--------------------------------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更多 长相思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注释注释:(一题邓肃作)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 2.鞠花:菊花.鞠通菊. 3.塞雁:边塞的大雁. 这是一首秋怨词.一题邓肃作.若为李词,当属中期作品. 上片从山起.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更多 閒吟初冬 朝代: 宋 作者: 真山民 一架琴书一笔床,杜门荏苒送年光。囊空儘可偿诗债,脚倦犹能入醉乡。即老菊花偏耐久,未开梅蕊已先香。眼边管领閒风景,不识人间更有忙。 问性之病 朝代: 宋 作者: 胡仲参 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闲游 朝代: 唐 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古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病眼校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出处全唐诗:卷386-83 阮郎归 朝代: 宋 作者: 李处全 体裁: 词 佳人偏爱菊花天。玉钗金附蝉。歌声缥缈紫云边。博山沈水烟。须斗酒,泛觥船。乃翁能百篇。高堂此会看年年。夜深人醉眠。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陆 朝代: 宋 作者: 陆游 体裁: 乙丑九月三 初三新月见如期,重九黄花又及时。俱是人间称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注释注释:原题:乙丑九月三日晚久雨骤晴西南新月如玉?重阳以八月置闰菊花粲然满园喜甚作一绝记之 陪吴总侍集研山用赵端明送行韵 朝代: 宋 作者: 方岳 烟波画出暮江天,着我芦花明月船。官满只称前进士,路贫休问小行年。一归已后陶元亮,众论宁无班孟坚。不负登临重九约,过江犹及菊花前。 106107108109110 共11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