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朝代:作者: 孟浩然 体裁: 五律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注释:桐庐山:即桐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

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

海西头:指扬州。

简析: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

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

......更多

己亥杂诗

朝代:作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注释: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龚自珍因事辞去礼部主事之职,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动身南归。

诗人客居京城达二十年之久,北京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今日一旦离去,已届四十八岁的晚年了。

“先生官京师,冷署闲曹,俸入本薄,性既豪迈,嗜奇好客,境遂大困,又才高触动时忌。

”其辞官离京时的万端枨触,可以想见。

首句“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更多

张子公招饭灵感院

朝代:作者: 曾几

生舆响肩舻哑哎,芙蕖城晓六月秋。

露华犹泫草光合,晨气欲动荷香浮。

给孤独园赖君到,伊蒲塞供为我羞。

僧窗各自占山色,处处薰炉茶一瓯。

归田乐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注释注释:此词抒写感春怀人之情。

全词以“花”为线索串起全词 ,以突出伤春之意。

词之上片数花期是盼春,看花吐、恐花飞是留春,下片言情,盼春留春是为怀念“花前侣 ”。

末三句回忆旧曾游处,亦是希冀春天来了能够再会“花前侣”。

起首两句......更多

忆秦娥

朝代:作者: 范成大

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注释:范成大词集中共有五首《 秦楼月》,都是写春闺少妇怀人之情的。

前四首分写一天中朝、昼、暮、夜四时的心绪,后一首写惊蛰日的情思,为前四首的补充和发展。

看来这五首词是经过周密构思的一个整体,绝非文字游戏,亦非实写闺情,而是别有寄托的作品。

所谓寄托,即托词中少妇的怀人之情寄作者本人的爱......更多

悲愤诗

朝代: 魏晋 作者: 蔡琰 体裁: 五古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更多

感皇恩

朝代:作者: 陆游 体裁: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 ,感叹壮志未成,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

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

下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濛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更多

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

朝代:作者: 张舜民

深山草木自幽奇,四色荷花世所稀。

孤独园中瞻佛眼,凝祥池上捧天衣。

白公没后禅林在,王俭归来幕府非。

水冷风高人不到,却怜鸥鸟日相依。

注释原题: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皆北土所未见者也惜其遐陬有此异卉

扬州慢

朝代:作者: 赵以夫 体裁: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注释原序:琼花唯扬州后土殿前一本 。

比聚八仙大率相类,而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微青,不同者一也。

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更多

拟古其九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後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注释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希望“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拟古其七》)。

然而经过“赐金放还”、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挫折,深感荣华富贵的虚幻,有时不免流露出一种人生易逝的感伤情绪:“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活着的人象匆匆来去的过路行人,死去的人仿佛是投......更多

1112131415 共3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