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鹤林寺

朝代:作者: 李齐贤 体裁:

夹道修篁接断山。

小桥流水走平田。

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

夸富贵,慕神仙。

到头还是梦悠然。

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必夹道修篁接断山。

小桥流水走平田。

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

夸富贵,慕神仙。

到头还是梦悠然。

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必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释注释:此词是作者罢官......更多

探春慢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

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

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①,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

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间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

无奈苕......更多

沁园春

朝代:作者: 丘处机 体裁:

列鼎雄豪,兔走乌飞,转头悄然。

似电光开夜,云中乍闪,晨霜迎日,草上难坚。

立马文章,题桥名誉,恍惚皆如作梦传。

争如我,效忘机息虑,返朴归原。

壶中异景堪怜。

是别有风花雪月天。

玩四时时见,祥云瑞气,三光光罩,玉洞琼筵。

满泛流霞,高吟古调,骨健神清丹自圆。

真堪爱,待功成一举,永镇飞仙。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汩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更多

湘春夜月

朝代:作者: 黄孝迈 体裁: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翦断心上愁痕。

注释注释: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

”(万树《词律》)《湘春夜月》这个词调,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其内容与调名切合 ,描绘......更多

生查子

朝代:作者: 朱淑真

去年元夜[1]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注释:[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按: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

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

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

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火烛银花......更多

登金陵凤凰台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注释: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

......更多

白发

朝代:作者: 陆游

我生实多邅,九折行晚途。

忧伤日熏心,惊见颊与颅。

稍生秋风时,竞出寒雨余。

星星初尚稀,戢戢不可除。

昔如春柳妍,今作霜蓬枯。

蓬枯有再绿,念我岂得如。

平昔乐方外,固与功名疏。

投镊三叹息,金丹岂无书!

秋宿湘江遇雨

朝代:作者: 谭用之 体裁: 七律 类别:羁旅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释注释:谭用之很有才气,抱负不凡。

然而,仕途的困踬,使他常有怀才不遇之叹。

这首七律,即借湘江秋雨的苍茫景色抒发其慷慨不平之气,写来情景相生,意境开阔。

“湘上阴云锁梦魂”,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

寥寥数字,勾勒出壮阔的画面,......更多

精卫

朝代:作者: 夏完淳 体裁: 五古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注释精卫:鸟名。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交(左应加言旁)。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石,以堙于东海。

”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更多

谒金门 春半

朝代:作者: 朱淑真 体裁: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注释注释:①此情无限:即春愁无限。

②输与:比不上,还不如。

评解这是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

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

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

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

......更多

1617 共1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