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作者: 黄梦得

北望三湘西九嶷,个中无处不嵌崎。

万木逢霜一劫灰。

侬是水仙鸿雁行。

一落风尘即厚颜。

一身尽著雪衣裳。

清杀玉川文字肠。

孤标只合在孤山。

政尔玉壶相俎豆。

临风长作南枝想。

落日天寒客自愁。

谁与诗人管醉魂。

肯随桃李鬭梳妆。

大安妇翁舍,时来枕流眠。

耕馀龙跃云津去。

机关才运动,胜败便相随。

忽遇南迁客,若为西入心。

往来三岛近,活计一囊空。

三通明主诏,一片白云心。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水谙彭泽阔,山忆武陵深。

金镫冷光......更多

商妇怨

朝代:作者: 周是修

作木莫作桑树枝,作女莫作商人妻。

桑枝岁岁苦攀折,商妇年年感离别。

桑枝折尽犹解抽,人老岂有重青头。

强龙猛虎皆可执,其奈夫婿心难留。

朔风吹江浪如屋,柁楼嘈嘈行色促。

望杀苍天哀愤深,目断云山泪成掬。

何能化作樯头燕,到处飞飞得相见。

何能化作帆上风,千里万里长相从。

爷娘嫁我初何意,但道商人每多利。

门前宴集尽舆马,篚筐聘来足珠翠。

岂知今日遇分张,舆马珠翠看无光。

月悬别恨秋宵永,花挠离思春昼长。

妾心岂学道傍柳,......更多

塞上行作

朝代:作者: 刘得仁 体裁: 五律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

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出处全唐诗:卷544-13

女冠子

朝代:作者: 韦庄 体裁: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注释评解这首《女冠子》,记述了一对恋人离别之后在梦中相见的情景。

他俩把臂欷歔,说不尽的离愁别苦。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特别是“频低柳叶眉”,“欲去又依依”的神态音容,宛在眼前。

然而,夜长梦短,梦醒之后,更令人不胜伤悲。

此词不似多数花间词之浓艳,而是在清淡中意味深远,耐得咀嚼。

所谓“意婉词直”,“似......更多

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是?

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注释注释①作于绍熙四年(1193)冬。

按:稼轩是年春奉诏入京,迁太府少卿。

是年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旋即返回福州。

此词即写于福建安抚使任上。

卢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浙江丽水人。

继稼轩之后,为福建提点刑狱使,随即又调往福建建宁府负责漕运事务。

故稼轩作词......更多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听我尊前醉后歌。

人生亡奈别离何。

但使情亲千里近。

须信。

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

居士。

而今浑不怕风波。

借使未如鸥鸟惯。

相伴。

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释注释①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时稼轩仍闲居带湖。

范廓之:即范开,见前《满江红》(“笑拍洪崖”)注①。

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

“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

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

送行而不流于感伤。

明快爽朗,开人心胸。

一起......更多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

朝代:作者: 杨衡

云房寄宿秋夜客,一灯荧荧照虚壁。

虫声呼客客未眠,几人语话清景侧。

不可离别愁纷多,秋灯秋灯奈别何。

出处全唐诗:卷465-31

宿石邑山中

朝代:作者: 李益 体裁: 七绝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释注释: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

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

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

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

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更多

寄蔡昆

朝代:作者: 宋白

却忆醉相逢,云深太白东,离别经腊雪,魂梦又春风。

芳草晴天滋阔,黄鹂细雨中。

倚筇愁望处,烟树过错蒙笼。

寻梅

朝代:作者: 雪溪映

玉格冰魂见尚稀,忽惊岁暮思依依。

每当深雪偏肥绽,才得东风便谢归。

断板桥边孤影瘦,冷村墙外暗香微。

相逢不忍相离别,飘瞥斜枝趁落晖。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第三

1617181920 共15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