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儿 朝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体裁: 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注释注释:原序:世人作梅诗,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更多 安公子 朝代: 宋 作者: 袁去华 体裁: 词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问燕子来时,绿水桥边路。曾画楼、见个人人否。料静掩云窗,尘满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许。为谁都著眉端聚。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念永昼春闲,人倦如何度。闲傍枕、百啭黄鹂语。唤觉来厌厌,残照依然花坞。注释注释:怀人之作,在古诗词中是多得数也数不清,要做到不和别人雷同实在不容易。袁去华这首《 安公子》就以其构思别致、章法新颖而独有特色。这首词从写初......更多 官街鼓 朝代: 唐 作者: 李贺 体裁: 七古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捶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注释蛾鬟:一作蛾眉。“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唐制:左右金吾卫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徼巡。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见《新唐书·百官志》)这首诗题目是“官街鼓”,主旨却......更多 定风波 朝代: 宋 作者: 柳永 体裁: 词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注释注释①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②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③腻云亸:头发散乱。亸:下垂貌。④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更多 定风波 次韵答人见寄 朝代: 元 作者: 刘敏中 体裁: 词 率意讴吟信手书。山间行坐水边居。不是幽闲偏自好。知道。济时才具本来无。植柳移花兼种竹。多故。此心更看几时余。说着*堂谁办得。曾忆。只宜公等不宜予。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注释注释......更多 定风波 朝代: 宋 作者: 苏轼 体裁: 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注释:原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首句“莫......更多 宫词十首 朝代: 宋 作者: 张枢 尧殿融春天宴开,山呼才了乐声催。侍臣宣劝君恩重,宰相亲王对举杯。 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朝代: 唐 作者: 花蕊夫人 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岸,御炉香气扑龙床。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将紫禁通,龙池凤苑夹城中。晓钟声断严妆罢,院院纱窗海日红。殿名新立号重光,岛上亭台尽改张。但是一人行幸处,黄金阁子锁牙床。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厨船进食簇时新,......更多 宴清都 朝代: 宋 作者: 何籀 体裁: 词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堪叹。傅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无言泪珠零乱。翠袖滴、重重渍遍。故要知、别後思量。归时觑见。注释注释:此词抒写一个女子思念恋人的情怀。上片前六句写早春时节惠风微暖、细草还柔、桃刚缀萼、柳始吐芽等物候。时节是早春 。“迟日”出于《诗经·......更多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类别:代简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注释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之气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更多 2122232425 共8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