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丈景仁 朝代: 宋 作者: 苏辙 京城冠盖如云屯,日中奔走争市门。敝裘瘦马不知路,独向城西寻隐君。隐君白发养浩气,高论惊世门无宾。欣然为我解东阁,明窗净几舒华茵。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断绝愁四邻。平明熟睡呼不觉,清诗渌酒时相亲。我兄东来知东武,走马出见黄河滨。及门却遣不得入,回顾欲去行无人。东园桃李正欲发,开门借与停车轮。青天露坐列觞豆,落花飞絮飘衣巾。留连四月听鹖鴂,扁舟一去浮奔浑。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险恶终劳神。交游畏避恐坐累,......更多 寄西湖林一贞先生 朝代: 元 作者: 丁鹤年 锦绣湖山世绝稀,东风不放赏心违。芙蓉杨柳临清浅,佛刹仙宫绕翠微。画舫载春天上坐,紫骝驮醉月中归。高情独有林和靖,门掩晴空看鹤飞。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六 对雪二首 朝代: 宋 作者: 毛滂 玉京咫尺不应疑,龙凤交横舞屡僛。素色可能粧粉并,真香直到齿牙知。珠楼先晓月未落,瑶草自春天亦私。千里一裘谁有样,邹郎吹律为薰之。 将使有诗许移厨双溪次其韵 朝代: 宋 作者: 王炎 莫春天气渐清和,枝上红稀地上多。惟有松筠四时好,风枝雨叶绿婆娑。 尉迟杯 朝代: 宋 作者: 陈允平 体裁: 词 长亭路。望渭北、漠漠春天树。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晴丝扬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回首杜若汀州,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满径残红春归後,犹自有、杨花乱舞。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小至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注释[注释](1)五纹:五色彩线。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2)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飞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3)腊:腊月。......更多 小重山 朝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体裁: 词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注释注释:这首词闲适淡雅,表惜春之情,为作者早期作品。“春到长门春草青”一句,写作者晨起所见。“长门”,汉代长安离宫名 ,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曾居此。“江梅”,遗核所生,非经人工栽培,又句直脚梅,也称野梅 ,初春开红白色花。梅可以说是早春的标志。“些子”犹言一些......更多 小重山 朝代: 宋 作者: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注释注释:这首词所写的 ,可能并非词人日常家居的情景,似乎是在他乡做官多年,终于久游归来,或者少年时曾在某地生活过,而今又亲至其地,重寻旧迹。季节正当春深,又值雨后。柳暗花明,花栏里的红芍药抽出了尖尖的花苞(其状如簪 )。这,不光由于季节的原因,也由于雨水的滋......更多 幽居 朝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体裁: 五古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释注释: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诗人从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在官场上度过了四十年左右的时光,其中只有两次短暂的闲居。《幽居》这首诗大约就写于他辞官闲居的时候。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更多 庆全庵桃花 朝代: 宋 作者: 谢枋得 体裁: 七绝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释[注释](1)庆全庵:寺庙名。(2)桃源:即桃花源,这里指庆全庵。(3)问津:问路。[译文]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个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出处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2122232425 共8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