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 朝代: 宋 作者: 苏辙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儿女病手足,相随......更多 君山 朝代: 唐 作者: 程贺 体裁: 七绝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注释“说道君山自古无”又作“说道君山此本无”。“原是昆仑顶上石”又作“云是昆仑山顶石”。“海风飘落洞庭湖”又作“海风吹落洞庭湖”。麻姑:道教中的神话人物。最早记载麻姑事迹,把麻姑纳入道教神仙谱系者,为东晋时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洪。葛洪《神仙传》云,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下降胥门蔡经家,教其尸解,复遣人召麻姑相问:“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更多 听张立本女吟 朝代: 唐 作者: 高适 体裁: 七绝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注释注释:此诗一说为张立本女作,而且伴有一个荒诞的故事。传说唐代有个草场官张立本,其女忽为后园高姓古坟中的狐妖所魅,自称高侍郎,遂吟成此诗(《全唐诗》卷八六七)。这种附会虽然颇煞风景,却也令人想到:或许正是因为这诗情韵天然,似有神助,才使当时的好事者编出这样的无稽之谈吧?诗的内容似无深义,却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更多 听筝 朝代: 唐 作者: 李端 体裁: 五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注释注释: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简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上。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精通音乐,别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受到这个故事的启发。-----------------------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即今称“古筝”。“鸣筝”谓弹奏筝......更多 吴烈女 朝代: 宋 作者: 翁森 士习与世换,一堕不自持。宁如二女子,至性不自移。人之能为人,所惧大节亏。吾父死汝手,吾身岂汝随。匪云随我节,义合同其归。空山雨流血,白日寒无辉。女子有是哉,道旁为嗟咨。北风飒万类,始见青松姿。有女焯其行,发潛可无诗。死其身不顾,身后遑所知。伤心复伤心,风味日以漓。寄语读书者,曷不愧于斯。 和介甫明妃曲 朝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明妃命薄汉计拙,凭仗丹青死悮人。一别汉宫空掩泪,便随胡马向胡尘。马上山川难记忆,明明夜月如相识。月下琵琶旋制声,手弹心苦谁知得。辞家只欲奉君王,岂意蛾眉入虎狼。男儿返覆尚不保,女子轻微何可望。青冢犹存塞路远,长安不见旧陵荒。 和铁厓《西湖竹枝 朝代: 元 作者: 黄公望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坟上有猿吟。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沧波无处寻。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七之下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 朝代: 明 作者: 戴良 大男逾弱冠,粗尝传一经。小男年十三,玉骨早已成。亦有两女子,家事幼所更。女解事舅姑,男可了门庭。悉如黄口雏,未食已先鸣。此日不在眼,何以慰吾情。¤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五 咏得落花诗三十首(录十七首) 朝代: 明 作者: 沈周 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八 四字令/醉太平 朝代: 宋 作者: 刘过 体裁: 词 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注释注释:自辛稼轩始,豪放词异军突起,与婉约词并称大宗。但这两种词风并非对立,而能兼容,特别是一些辛派词人仍能于豪放中见其婉约,词的委婉细腻的特质并未消失。在刘过的《龙洲词》中,那些长调颇受稼轩词的影响,豪放狂逸是其主导风格。而大部分小令却写得宛转有度,深沉多情,仍旧保持了婉约词的基本特征。这首《醉太平》便......更多 2122232425 共9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