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和欧阳彦珍催桂

朝代:作者: 张雨 体裁:

桂影团团,小山丛底,今年特地收香。

早阵风阵雨,频掩西窗。

一翦辟寒金碎,甚教人、长想容光。

凄凉夜,香篝撤去,孤负华堂。

金菊芙蓉,尽未怕换叶移根,多少思量。

纵素娥老去,肯便相忘。

怪得探芳秋蝶,向翠阴深处回翔。

非迟暮,一枝折得,留待仙郎。

琪树锵鸣,春冰碎落,玉盘珠泻还停。

渐一丝风袅,悠*青冥。

疑把红牙趁节,想有人、记豆银屏。

何须数,琵琶汉女,锦瑟湘灵。

追思旧时胜赏,醉几度西湖,山馆池亭。

惯依歌花月,按舞......更多

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赋凤仙花

朝代:作者: 凌云翰 体裁: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

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

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

玲珑。

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翦彩铺茸。

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

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

桂影团团,小山丛底,今年特地收香。

早阵风阵雨,频掩西窗。

一翦辟寒金碎,甚教人、长想容光。

凄凉夜,香篝撤去,孤负华堂。

金菊芙蓉,尽未怕换叶移根,多少思量。

纵素娥老去,......更多

十五夜望月

朝代:作者: 王建 体裁: 七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注释: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郎中,名不详。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更多

南乡子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

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

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

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

还是凉生玉枕时。

注释注释:此为怀人词。

作者在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 ,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

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

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在月下吹奏哀音?

......更多

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老子分渔樵。

说着登山气更豪。

天外长江流不尽,迢迢。

脚底青云步渐高。

两手敢辞劳。

右有深杯左有螯。

我似渊明多一字,陶陶。

明日黄花我命不由天。

熟耨三田守妙玄。

甘雨泽深先布种,金钱。

遍地黄芽最色鲜。

养就玉花莲。

叶叶分明永永坚。

琼蕊被风吹撒动,香传。

一道灵光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注释:熙宁七年(......更多

南柯子

朝代:作者: 马钰 体裁:

王与马相见,心交应宿缘。

太原梁苑已升天。

记得当初,留语再相传。

守服须三载,持心更五年。

诱人归善行功全。

此个扶风,重礼害风仙。

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

喜他向道慕希夷。

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

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

蓬头垢面嘴累垂。

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梦里游郊野,骷髅告我来。

哀声声切切声哀。

自恨从前,酒色气兼财。

四害於身苦,人心竟不灰。

致令万劫落轮回。

悔不当初,学道做仙材。

不羡人先悟,惟愁我未愚。

蓬头......更多

卜算子

朝代:作者: 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

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

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离别的词。

上阕写一对有情人刚刚重逢却又要分离的情景,下片写离别时女方的愁苦和行人对女方的相告。

朝思暮想的人在风雨中归来,使望眼欲穿的女子欣喜万分。

实指望风雨之日,天留人住,哪里想到他竟然又要在这风雨中离去!

女主人公还没有来得及为他接风洗尘,却要忙着为他饯行了。

这“草草杯......更多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朝代:作者: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释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

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

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

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更多

子夜四时歌·夏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民歌 体裁: 乐府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注释注释田蚕:耕田和养蚕缫丝。

思妇犹苦身:思,句首语气词。

苦身,身体劳累。

犹,依然,还要。

全句的意思是说,别的妇女可以休息,她却不能,她还要继续辛辛苦苦地干活。

当暑理絺服:理,料理,归拢。

絺(chī),细葛布,即用葛(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织的布。

全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是正当暑天,她仍要料理丈夫的葛布衣服,(给出门在外的丈夫寄去)。

行人:作客在外的人......更多

子夜四时歌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南朝民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注释注释:第 440 页[①]春鸟意多哀:是说在春天鸟的啼声中多有一种哀婉的情调。

说明《子夜四时歌》是《吴声歌曲·子夜歌》的变曲。

《乐府诗集》收《子夜四时歌》晋、宋、齐辞共七十五首,都是写妇女在一年四季里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

这里共选了八首,春歌。

邰希菽歌、秋歌和冬歌各二首。

或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或写青年男女的互相爱慕和对于爱情的坚贞不渝。

这些诗都能结合......更多

2122232425 共6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