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朝代:作者: 赵以夫 体裁:

忆惜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

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

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

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

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

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

毕竟孤光长在,後夜重逢。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高邮送紫芝

朝代:作者: 张弋

重逢又重别,把盏更凄然。

明日帆开岸,平湖水接天。

好诗应自作,狂梦与谁圆。

我欲来相趁,扬州且住船。

鬲溪梅令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朝代:作者: 姜夔 体裁: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注释注释:词人对于恋情词,或多依红偎翠的狎挚描写,或多秦楼楚馆的声色描写 。

白石词则不然 ,有的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的抒情,给人一种可爱慕不可亵渎的高雅感觉。

这是因为白石本人用情专一,他除了在词中提到合肥情侣外,没有提过他人。

是的,真正刻骨铭心的恋情应该只有一次,而且是无可替代,九死其......更多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

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

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

两位大诗人在......更多

鹊桥仙

朝代:作者: 卢祖皋 体裁:

槐阴閟暑,荷风清梦,满院双成俦侣。

阶庭一笑玉兰新,把酒更、重逢初度。

丹书漫启,青云垂上,莫忘八篇奇语。

功成休驾玉霄云,且长占、赤城佳处。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鹧鸪天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彩袖殷勤捧玉钟,[2]当年拚却醉颜红。

[3]舞低杨柳楼心月,[4]歌尽桃花扇底风。

[5]从别后,忆相逢,[6]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7]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注释:[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崳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

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

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

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更多

齐天乐

朝代:作者: 王沂孙 体裁:

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

故里鱼肥,初寒雁落,孤艇将归时节。

江南恨切。

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阙。

换尽秋芳,想渠西子更愁绝。

当时无限旧事,叹繁华似梦,如今休说。

短褐临流,幽怀倚石,山色重逢都别。

江云冻结。

算只有梅花,尚堪攀折。

寄取相思,一枝和夜雪。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南乡子 和欧阳玄之韵

朝代:作者: 许有壬 体裁:

高论听悬河。

先知新诗问老坡。

手冷不甘寒气早,谁呵。

更被黄花笑鬓皤。

风竹乱婆娑。

老我衰颜藉酒酡。

佳节重逢真可赏,赓歌。

陶令壶觞淅米剑头炊。

枵腹雷鸣出险诗。

诗客眼高轻视鹤,如鸡。

终是鸡群有等威。

供饲不如期。

柰此瓶储告尽时。

也胜劈琴馋俗子,充饥。

穷饿相从淅米剑头炊。

枵腹雷鸣出险诗。

诗客眼高轻视鹤,如鸡。

终是鸡群有等威。

供饲不如期。

柰此瓶储告尽时。

也胜劈琴馋俗子,充饥。

穷饿相从万汇帝城春。

况是明时选用人。

......更多

应天长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暖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

梁间燕,社前客,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籍。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注释注释:此词以回环起伏。

跌宕有致的方式抒发了作者沉郁,惆怅和空虚的心境。

作者寓情于景,借景物创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境界,在深沉淡淡雅,凝重旷远的意境中 ,烘......更多

忆秦娥

朝代:作者: 黄机 体裁:

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西风恶。

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

年年孤负黄花约。

黄花约。

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注释注释: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

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

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 。

“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更多

26272829 共28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