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吴淞江

朝代:作者: 顾观

洞庭一水七百里,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轻风谩引渔郎笛,落日偏惊估客航。

我亦年来倦游历,解缨随处濯沧浪。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十一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七绝 类别:送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又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更多

送许兄还侍兼简广南监场二首

朝代:作者: 廖行之

旧游历历记湟川,南下番禺稳可沿。

知有文星冲斗去,遥怜海水绕城边。

而今五岭多宜客,见说群卿賸好贤。

问讯夫君聊吏隐,云胡三月未官迁。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朝代:作者: 苏辙

我行未厌山东远,昔游历下今梁苑。

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

幸公四年持使节,按行千里长相见。

鹰掣秋田伏兔惊,骥驰平野疲牛倦。

似怜多病与时违,未怪两州従事懒。

除书夺去一何速,归袖翩然不容挽。

黄河东注竭昆仑,钜野横流入州县。

民事萧条委浊流,扁舟出入随奔电。

回首应怀微禹忧,归朝且喜宁亲便。

公知齐楚即为鱼,劝筑宣防不宜缓。

金陵道中

朝代:作者: 蔡戡 体裁: 七律

蚤年游历遍诸方,触处无心是道场。

三已不须形喜愠,两来宁肯异炎凉。

落霞孤鹜仍秋水,衰草残云又夕阳。

天假一帆风力便,回头五日到家乡。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平生为幽兴,未惜马蹄遥。

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

旁舍连高竹,疏篱带晚花。

碾涡深没马,藤蔓曲藏蛇。

词赋工无益,山林迹未赊。

尽捻书籍卖,来问尔东家。

剩水沧江破,残山......更多

青溪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古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注释:言:发语词,无意义。

黄花川: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

趣:通:“趋”。

简析: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读来却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

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更多

题西林壁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七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注释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侧:侧面。

各不同:不相同。

题:书写;

题写登:攀直译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更多

题画卷

朝代:作者: 韩元吉

少年喜登临,两脚不惮软。

支筇上云山,得酒辄三返。

一从老将至,所向意先懒。

岂惟心事乖,要自脚力短。

不如空斋坐,此画一舒卷。

超然函丈间,意作千里远。

渔舟已逍遥,茅屋更萧散。

江干所游历,物色犹在眼。

浮生固幻景,况乃幻中幻。

低头顾吾庐,何如住山涧。

齐天乐 泽国楼偶赋

朝代:作者: 陈允平 体裁:

湖光祗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

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

天涯倦旅。

爱小却游鞭,共挥谈尘。

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

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

无心访古。

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

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游历吴地登泽国楼时所作。

以“湖光只在阑干外”起句点明了楼的位置特点,直揭“泽国”二字。

接句写登楼远眺,三楚迷漫而不能分辨 。

......更多

2627282930 共3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