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朝代:作者: 王奕 体裁:

试问司花女。

是何年、培植琼葩,分来何谱。

禁苑岂无新雨露,底事刚移不去,偏恋定、鹤城抷土。

却怕杏花生眼觑。

先廿年、和影无寻处。

遗草木,悴风雨。

看花老我成迟暮。

绕阑干、追忆沈吟,欲言难赋。

根本已非枝叶异,谁把赝苗裨补。

但认得、唐人旧句。

明月楼前无水部。

扣之梅、梅又全无语。

询古柏,过东鲁。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贺新郎

朝代:作者: 赵以夫 体裁: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蒨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赠傅都曹别

朝代: 南北朝 作者: 鲍照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注释第 357 页[①]轻鸿:轻捷善飞的鸿雁,这是比喻傅都曹,言其敏捷多能。

潭(xúu寻):水崖。

第 357 页[②]孤雁:这是作者自喻,言其孤独寂寞。

集:止,停留。

沚(zhǐ止):水中小洲。

第 357 页[③]邂逅(xiěhòu谢后):不期而遇。

缘念:即......更多

赠高式颜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五律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

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

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注释此诗黄鹤编在天宝十五载,单复编在夔州侍内。

今按诗云“削迹共艰虞”,当是乾元初出为华州司功时。

其相逢应在华州、东都之间。

钱笺高适有《宋中送族姪式颜》诗云:“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

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昔别是何处①,相逢皆老夫②。

故人还寂寞③,削迹共艰虞④。

自失论文友⑤,空知卖酒垆⑥。

平生飞动意⑦......更多

踏莎行

朝代:作者: 吕本中 体裁: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注释注释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评解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

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

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

......更多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朝代:作者: 张孝祥 体裁: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

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

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

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

傍人笑我,终朝如醉。

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

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

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注释注释:这是一首怀人词。

在《于湖居士文集》里,次于《雨中花慢 》、《 二郎神》之后,应是长子同之北返后,孝祥怀念李氏而作。

时在乾道六年(11......更多

过蕲州

朝代:作者: 董嗣杲

清霜染岸枫,扁舟渡蕲水。

蕲城傍新築,无此至坚垒。

谁怜多病苦,委命空江里。

艰险已备尝,万事谨谋始。

追忆数年前,精神岂今比。

酸辛赋远游,晚泊问沙觜。

送别湖南部曲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七律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

负君赤手缚于菟。

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释注释①部曲:部属。

据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

赏格不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

”按:稼轩于淳熙六年(1179)秋,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次年冬即调江西,并于淳熙八年冬被劾罢职,归居上饶带湖。

诗当作于此时。

诗对部曲......更多

送陈养晦谒阆风舍先生四首

朝代:作者: 戴表元

大篇无法须自悟,小语有益最难寻。

祗今人嫌此老谑,后来追忆直千金。

逢王建有赠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七律

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

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馀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注释逢王建有赠年状皆齐初有髭(1),鹊山漳水每追随(2)。

使君座下朝听易(3),处士庭中夜会诗(4)。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5)。

经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6)。

校注:(1)年状皆齐,谓年龄相似。

(2)陈注:「《搜神记》:『仲子以隐于鹊山。

』陈师道有〈登鹊......更多

2627282930 共3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