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离南阳後作

朝代:作者: 元好问 体裁: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

行乐地,一凄然。

笙歌寒食後,桃李恶风前。

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

千古恨,再生缘。

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

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

形胜地,古犹今。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

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

人未老,鬓毛侵。

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

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

兴废事,古今愁。

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更多

三月晦日偶题

朝代:作者: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朝代:作者: 谢景初

峰巅见沧海,日出长先最。

倒革衣裳迎户外,尽呼儿女拜灯前。

艳阳一何好,零落千载冤。

盗者得其便,掉头笑且歌。

为花虽可期,论德亦终鲜。

树既摧为薪,花亦落为尘。

句牵主人衣,一步行不得。

薰薰麝脐烈。

灼灼猩血殷。

卞子真赏季,庄生梦还怯。

东倾壶柄只流水,西阚瓯唇四别峰。

两袖清风蓬岛路,一襟明月海天秋。

一官如马小,众眼似衫青。

何时锁錀入吾手,尽发天仓赈世穷。

多情未老已白发,野思到春如乱云。

园林换叶梅初熟,池馆无人......更多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朝代:作者: 苏轼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施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

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出处苏轼诗集 卷二十一

咏二疏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还旧居,长揖储君傅;

饯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馀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馀年,遑恤身後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注释[说明]这首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参见《咏三良》说明。

二疏,指疏广与疏受,汉宣帝......更多

长思仙

朝代:作者: 侯善渊 体裁:

出家人。

要求真。

遍计长空绝点尘。

明知虚谷神。

日为邻。

月为亲。

天地之中转法身。

方知物外人。

眉底眼,眼中精。

精光辉辉好惺惺。

现圆通,物外明。

朝上帝,绕天庭。

月华峰畔玩云英。

会金童,现玉清。

这头起,那头行。

面门出入任纵横。

现天光,一点星。

真实相,本无形。

无形之体自然明。

现寥阳,入大成。

真藏假,假藏真。

释然独体绝疏亲。

混元中,无我人。

神通道,道通神。

澄澄虚璧若冰轮。

辗天河,出六尘。

恣遨游。

玩清秋。

掩映曹溪......更多

长思仙

朝代:作者: 侯善渊 体裁:

默然澄。

湛然清。

昼夜三光性自盈。

头头物外明。

道无形。

育神灵。

透海穿山混杳冥。

真人出世程。

出家人。

要求真。

遍计长空绝点尘。

明知虚谷神。

日为邻。

月为亲。

天地之中转法身。

方知物外人。

眉底眼,眼中精。

精光辉辉好惺惺。

现圆通,物外明。

朝上帝,绕天庭。

月华峰畔玩云英。

会金童,现玉清。

这头起,那头行。

面门出入任纵横。

现天光,一点星。

真实相,本无形。

无形之体自然明。

现寥阳,入大成。

真藏假,假藏真。

释然独体绝疏亲。

......更多

七夕

朝代:作者: 朱继芳

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东山

朝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我徂东山,慆慆[1]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2]者蠋[3],烝[4]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果臝[5]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6]蛸在户。

町疃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更多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七绝 类别:羁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逢:遇。

7.倍:格外。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

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更多

12345 共16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