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八十七首 朝代: 宋 作者: 释慧开 三月清明节禁烟,桃华带雨倍鲜妍。皆言当日灵云悟,笑破禅和口半边。 初六日呈明叔 朝代: 宋 作者: 赵蕃 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坐卧书窗书,阴晴啼鸟中。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和董判官寺居作 朝代: 宋 作者: 陈师道 共作东州客,同栖古寺深。论交非有旧,不见解相寻。冷过清明节,悲生故国心。此身随所寄,未足问升沉。 帝台春 朝代: 宋 作者: 李甲 体裁: 词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而已今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注释注释:这是一首伤春词。词中以潇洒风流的情致,抒写了春晚怀旧之情。上片首句起笔不凡为写春愁作了有力的烘托、渲染。“萋萋”句极写芳草之盛,“絮”而曰“暖”,......更多 忆少年 朝代: 宋 作者: 曹组 体裁: 词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注释评解这首伤春词,实抒念旧怀人之情。上片从“清明又近”,抒写对往事的回忆,不胜今昔之感。开头三句,连用三个“年时”,加重了感情色彩。下片写韶华易逝,光阴难再,往事如过眼云烟,尽成陈迹。无言登楼,益增惆怅;满怀心事,向谁诉说!全词语言平易精炼,意境清幽。于淡雅中抒浓郁真挚之情。深沉哀......更多 斗鸡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注释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①。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②。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③。寂寞骊山道④,清秋草木黄⑤。(此章有乐极悲来之感。上四,铺张盛事,见生前之乐。下四,追惟遗迹,致没后之悲。远注仙游句,反上御曲长。女乐句,反上宫人出。黄生曰:第五句是通盘一大关节,盖不以荒宴直接播迁,径及崩驾之感,则有伤痛......更多 春半 朝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体裁: 五律 拭目凭阑久,柔风拂面吹。莺花争妩媚,诗酒斗清奇。已近清明节,初过上巳时。莫萦寻俗事,随意乐春熙。出处网友hhh888整理 春日有作 朝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体裁: 五律 类别:记时 景近清明节,垂杨翠缕长。塞鸿归朔漠,海燕渡潇湘。花丽繁争景,莺娇巧转簧。西园正明媚,收拾入吟乡。注释校[题]《千家诗选》作[春]。[翠缕] 《千家诗选》作[绿缕]。[争锦] 《武林》作[争景]。------[朱淑真集] 出处朱淑真集(宋 朱淑真撰 张璋 黄畲 校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6月第一版)网友hhh888整理 春游曲 朝代: 明 作者: 丰坊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三 春游 朝代: 宋 作者: 林季谦 体裁: 七绝 类别:记时 宝马香车正踏青,岂知已自过清明。燕雏告诉花都尽,鸠妇丁宁雨速晴。注释注释:1、宝马香车;是说男男女女骑马乘车。 踏青:春天到郊外游览。杜甫《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李淖《秦中岁时记》:“上巳(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旧俗以清明节为踏青节。2、鸠妇:《埤雅》:“鸠,阴则屏逐其妇,晴则呼之。一般乡村常以鸠鸣占晴雨。欧阳修诗,“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更多 12345 共7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