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梅

朝代:作者: 李煜 体裁: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注释注释:1.寒色:景物在寒冷季节的颜色.即秋色.远:别作"暮". 2.芦花:芦苇花. 此词与上阕同,都是以梦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前阕词为春景,此阕词为秋景 开头也是以梦起..梦中的故国南唐正值清秋季节.千里江山笼罩在秋色中,万物苍茫,更显寂寞清冷.芦苇深处,一扁孤舟停靠岸边.月下的高楼中传来悠远的笛声. 与上阕不同的是,春景是反衬.......更多

望驿台三月三十日

朝代:作者: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注释: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

稍后,白居易写了十二首和诗,《望驿台》便是其中一首。

元稹《望驿台》云:“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结句“不曾春尽不归来”,乃诗人悬揣之辞。

料想妻子以......更多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朝代:作者: 苏轼 体裁:

霜馀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 ,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

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 ”。

深秋是枯木季......更多

木兰花慢 别西湖两诗僧

朝代:作者: 卢祖皋 体裁: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

烟水弥弥。

回首处,只君知。

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

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

何日还寻後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释注释:这首词以苍茫幽远的意境,描绘出词人倦于官场上的曲意逢迎,而渴望如山雀归林的心志,令人心高气远。

词的上半阕写主客晤对的清欢。

一起三句将诗酒清游的......更多

木兰花慢 十三年平阳秩满,清明日赋

朝代:作者: 王恽 体裁:

老西山倦客,喜今岁,是归年。

笑镜里衰容,吟边华发,薄宦流连。

功名事无有分,且旧鞭、休羡祖生先。

望里芙蓉大府,梦余禅榻茶烟。

恨无明略卧林泉。

平子太拘*。

尽俯首辕驹,寸心能了,犹胜归田。

前途事,如抹漆,又向谁、重理伯牙弦。

自是一生心苦,非关六印腰悬。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

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

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

烟水弥弥。

回首处,只君知。

......更多

木兰花慢 常熟徐氏山园

朝代:作者: 张可久 体裁: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

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风鬟。

投竿。

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

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

跻攀。

危磴小阑干。

松外倚高寒。

且缓步寻诗,忘怀唤酒,满意看山。

斓斑。

紫苔外晕,拂苍云、字字碧琅*。

说与花间胜友,主人未可清闲。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落日胡尘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更多

木兰花慢 庆翰长八十

朝代:作者: 胡祗* 体裁: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

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

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

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

笑将经济让儿曹。

万事一秋毫。

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

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

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

看红梅未了,搴杜若,结幽兰。

喜树遮云鬓,地开月面,竹*风鬟。

投竿。

钓鱼台下,似画舫、和雨阁前滩。

龙挂古藤千丈,鹤眠矮屋三间。

跻攀。

危磴小阑干。

松外倚高寒。

......更多

木兰花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注释注释: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

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作者在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上片首句写景,时间是绿柳依依......更多

木兰花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峥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注释注释: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今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

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 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 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更多

杂曲歌辞·独不见

朝代: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乐府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

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本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

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更多

3132333435 共6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