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赋凤仙花 朝代: 元 作者: 凌云翰 体裁: 词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玲珑。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翦彩铺茸。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桂影团团,小山丛底,今年特地收香。早阵风阵雨,频掩西窗。一翦辟寒金碎,甚教人、长想容光。凄凉夜,香篝撤去,孤负华堂。金菊芙蓉,尽未怕换叶移根,多少思量。纵素娥老去,......更多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朝代: 近代 作者: 鲁迅 体裁: 七绝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注释作于:(1900年) ①断肠花:《广群芳谱》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出处周振......更多 十三日集幼于斋中夜过叔载冰壶馆 朝代: 明 作者: 黄姬水 才过求仲还羊仲,不惮冲泥野径前。遇酒每从墟曲饮,怀人即是剡溪船。月沉花外春钟动,雪覆檐间夜烛燃。良友兰时合欢赏,那能虚掷此芳年。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七 十五夜望月 朝代: 唐 作者: 王建 体裁: 七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注释: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更多 南乡子 朝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词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注释注释:此为怀人词。作者在词中以回环曲折的结构、风流蕴藉的情致,由月下吹笛而及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 ,抒写了清秋时节的怅惘之情。全词意境隽永,曲折往复,既丽且庄。上片前两句,写主人公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又是为谁人持长笛,在月下吹奏哀音?首......更多 卜算子慢 朝代: 宋 作者: 柳永 体裁: 词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和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乃归云谁寄?注释注释:此词为摹写羁旅行役和离情别绪的佳作。全词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在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 、传书无凭的......更多 句 朝代: 宋 作者: 王晳 西风晴日过姑苏,左瞰松江右太湖。当利江头最僻州,怀人惟是数登楼。峡覆琵琶弯水带,山歌毡帽送江声。红尘紫陌江声外,绿嶂青岚书几间。 句 朝代: 宋 作者: 王曾 愿上菖花酒,年年圣子心。夕烯辟恶仙香度,朝结延年帝楼成。千山送客东西路,一树照人南北枝。西风晴日过姑苏,左瞰松江右太湖。当利江头最僻州,怀人惟是数登楼。峡覆琵琶弯水带,山歌毡帽送江声。红尘紫陌江声外,绿嶂青岚书几间。 吴越归秋晚 朝代: 宋 作者: 吴龙翰 湖海归来晚,园荒菊几丛。秋山吟骨瘦,霜叶醉颜红。吊影寒溪曲,怀人落月中。青灯滋味永,不用哭途穷。 和崔侍郎送行诗韵 朝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轧轧度空明,怀人梦不成。蜀天随处见,卮酒与谁倾。多事鬓毛改,长途髀肉生。随流浑未定,鼻息满舡鸣。 3132333435 共7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