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 其二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注释[注释](1)这一首诗作于秋季。

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2)和泽:雨水和顺。

周:遍。

三春:春季三个月。

素秋:秋季。

素:白。

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更多

咏饮马

朝代:作者: 李世民 体裁: 五律 类别:动物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出处全唐诗:卷1_68

咏史诗·云云亭

朝代:作者: 胡曾 体裁: 七绝 类别:怀古

一上高亭日正晡,青山重叠片云无。

万年松树不知数,若个虬枝是大夫。

出处全唐诗:卷647-134

咏柳

朝代:作者: 贺知章 体裁: 七绝 类别:静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

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更多

咏贫士 其一

朝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注释[说明]这组诗大约作于晋。

宋易代之交,是陶渊明晚年的咏怀之作。

这些诗歌通过对古代贫士的歌咏,表现了诗人安贫守志、不慕名利的情怀。

其一(1)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2)。

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3)?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4)。

迟迟出林翩,未夕复来归(......更多

哭陈陶处士

朝代:作者: 曹松 体裁: 五律

园里先生冢,鸟啼春更伤。

空馀八封树,尚对一茅堂。

白日埋杜甫,皇天无耒阳。

如何稽古力,报答甚茫茫。

出处全唐诗:卷716-8

夜到渔家

朝代:作者: 张籍 体裁: 五律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岩,春风动草衣。

注释注释:这首《夜到渔家》,一本作《宿渔家》。

张籍用蘸满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前人较少触及的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题材新颖,艺术构思富有独创性。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映入眼底的景色,萧索而落寞。

诗人一开头就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茅舍简陋,靠近僻远江口,便于出江捕鱼。

时值潮涨,江潮侵入了柴门。

诗人在柴......更多

太和

朝代:作者: 贺知章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

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

其中第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

注释注:以上七首《旧唐书·音乐志》作“玄宗开元十出处全唐诗全唐诗:卷12_40全唐诗:卷112_7

太常引

朝代:作者: 张之翰 体裁:

两株如玉瘦相邻。

尽红复、抱芳春。

看到不同群。

比问白寻黄更亲。

出尘态度,倚风标格,消得一词新。

谁解按歌唇。

教唱与、青崖故人。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注释①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时稼轩再度出仕建康。

吕叔潜:名大虬,是当时一位文人。

馀不详。

词为友人而赋,然也自吐悲愤,自抒豪情。

全词紧扣秋月着笔,充满......更多

巫山一段云 紫洞寻僧

朝代:作者: 李齐贤 体裁: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

芒鞋竹杖度千岩。

迎送有苍髯。

坐久云归岫,谈余月挂檐。

但教沽酒引陶潜。

来往意何厌。

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

西临回纥大城隍。

到处见农桑。

一种灵瓜甚美。

赤县几人知味。

大千沙界有多般。

鹤驾复东还。

晓过青郊驿,春游白岳山。

提壶劝酒语关关。

一听一开颜。

村舍疏林外,田畦乱水间。

郊原雨足信风还。

羡杀岭云间。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更多

3637383940 共216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