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

朝代:作者: 杨训文

与子分携后,星霜二十年。

重逢惊老大,惜别更留连。

花落春江雨,鹃啼绿树烟。

幽怀浩难写,愁堕酒尊前。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十四

赠李西台

朝代:作者: 冯时行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

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送僧游东林

朝代:作者: 止庵法师

见说浔阳去,炉峰似见之。

雪埋天际石,泉出寺中池。

梦是劳倾想,愁非惜别离。

休师两度到,应只为题诗。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第二

路逢杨嘉猷赴官严州

朝代:作者: 徐照

诗合诚斋意,难将片石镌。

相逢历在道,惜别未移船。

野步僧同话,宵吟吏废眠。

思君还有梦,前到钓台边。

踏莎行 春暮

朝代:作者: 寇准 体裁: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注释:阑:残,尽。

红英:红花。

屏山:屏风。

杳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镜子。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评解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

下片写两地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

词风婉丽凄恻,清新典雅。

......更多

踏莎行 春雨连日

朝代:作者: 吴存 体裁:

夜溜瓶悬,朝阴墨锁。

一年桃李糊涂过。

欲留晴赏待清明,晴时只恐清明蹉。

倚杖孤吟,焚香默坐。

春衫莫把春泥*。

凭谁有爪似麻姑,明朝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注释:阑:残,尽。

红英:红花。

屏山:屏风。

杳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镜子。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评解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更多

辛酉别杨聪父

朝代:作者: 张元干

春风著意送将归,为赋清江落日低。

惜别更留烹玉鱠,寓居长记对青猊。

家山彼此归心速,歧路东西客梦迷。

重把一樽成怅望,莺啼绿暗草凄凄。

过分水岭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七绝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注释注释: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

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

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在唐代是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

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感受。

首句就从溪水......更多

送丁谓之再奉使闽中

朝代:作者: 王禹偁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

朝中谬拜推贤表,江畔空吟惜别诗。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

送万耕道帅琼管

朝代:作者: 楼钥

黎山千仞摩苍穹,颛颛独在大海中。

自从汉武置两郡,黎人始与南州通。

历历更革不胜计,唐设五筦如容邕。

皇朝声教久渐被,事体全有中华风。

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

或从徐闻向南望,一粟不见波吞空。

灵神致祷如响答,征帆饱挂轻飞鸿。

晓行不计几多里,彼岸往往夕阳舂。

流求大食更天表,舶交海上俱朝宗。

势须至此少休息,乘风径集番禺东。

不然舶政不可为,两地虽远休戚同。

古今事变无定论,难信捐之与扬雄。

四州隅分各置守,......更多

3637383940 共5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