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朝代:作者: 薛能

征东留滞一年年,又向军前遇火前。

画出鹢舟宜祓禊,镂成鸡卵有秋千。

澄明烟水孤城立,狼藉风花落日眠。

赖指清和樱笋熟,不然愁杀暮春天。

出处全唐诗:卷559-28

晚春

朝代:作者: 韩愈 体裁: 七绝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注释:1、题原作“春暮”,据《全唐诗》改。

2、树:原作“木”,据《全唐诗》改。

春不久归:说春天即将结束。

3、芳菲:形容花草的芬芳、茂盛。

刘禹锡《春日书怀》:“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4、榆荚: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

俗呼“榆钱”,随风飘落。

此句是说扬花、榆荚都开不出潦亮的花来5、惟解:只知道之意。

晚晴二首

朝代:作者: 杨万里

先生老态似枯禅,解后东风也欲颠。

才雨便晴寒便暖,四时佳处是春天。

暮春即事

朝代:作者: 叶采 体裁: 七绝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注释[注释](1)瓦雀:麻雀。

(2)周易:易经,儒家经典著作。

[译文]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

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暮雨

朝代:作者: 四锡

春天寒惨欲昏黄,数点霏霏忽绕廊。

城漏暗催相共滴,花尘轻湿乍闻香。

风生水际来将密,雨打帘文洒处光。

独向郡斋心自喜,丰年宜贺待飞章。

曲江二首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律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释[注释](1)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

(2)减却春:减掉春色。

(3)万点:形容落花之多。

(4)且:暂且。

经眼......更多

曲游春

朝代:作者: 周密 体裁:

禁苑东风外,颺暖丝情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

沸十里、乱弦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

新烟凝碧。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歌管酬寒食。

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注释注释:原序:禁烟湖上薄游,施中山赋词甚佳,余因次其韵。

盖平时游舫,至午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更多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晏几道 体裁: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注释注释:《白雨斋词话》称此词“婉转缠绵,深情一往,”《宋词选释》也称其“景丽而情深”,皆为深透之语,道出了此词的艺术风格所在。

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 ,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绘柳丝长长 、桃叶细嫩 、深......更多

更漏子

朝代:作者: 李煜 体裁: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

注释注释:(一题温庭筠作)1.迢:远.递:近.迢递:形容声音越来越远. 2.塞雁:别作"寒雁".塞:边塞. 3.寒乌:别作"城乌".寒乌,即乌鸦. 4.重幕:别作"帘幕".重:层层. 5.谢家:晋代才女谢道韫,善诗,因此后人以"谢家"泛指青年女子. 6.背:暗.红烛背:指灯烛燃尽. ......更多

最高楼 咏梅

朝代:作者: 陈亮 体裁:

春乍透,香早暗偷传。

深院落,斗清妍。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更朝朝,琼树好,笑当年。

花不向沈香亭上看。

树不著唐昌宫里玩。

衣带水,隔风烟。

铅华不御凌波处,蛾眉淡扫至尊前。

管如今,浑似了,更堪怜。

注释注释:宋人咏梅的词不可胜数,并且大多把它写得高不可攀,像要傲视一切,以寄托自己的尘世思想。

在写作手法上,象“寿阳”、“弄笛”之类的历史典故,经常被采用。

而这首词却能独出心裁,把梅花写得清新高洁,其......更多

4142434445 共850条